去年这个时候,受够了成都没有太阳的漫长阴郁,我拎着两个行李箱飞抵昆明,在翠湖附近找了一套窗外有树、植物浓密的房子,开始在昆明安住下来。

然后便迎来了蓝花楹的盛开。每一次去教场北路的旧家具市场,我都会经过如梦似幻的蓝花楹之路——教场中路。浓密的紫色点缀着整条长路,路过的人们无论走路、开车、骑电瓶车自行车,都在抬头看花,脸上的神色舒展温柔。四月温柔的阳光透过紫色的花朵、曲折的枝桠,星星点点地打在地上、人们脸上,那画面实在太美,足以驱散人心中的阴郁与低沉。


而昆明,这座盛产阳光、绿植、花朵、食物的城市,没有让人失望。这一年,我时常在翠湖一带散步,走过不同的湿地公园,在春天看郁金香、樱花、海棠、蓝花楹绽放,夏天吃菌子、看翠湖的荷叶田田,秋天则是银杏、水杉与菊花的季节,冬天在寺庙的玉兰花树下喝茶、在滇池看西伯利亚的红嘴鸥漫天飞舞。时而沿着盘龙江步行,穿过鬼市,看白鹭在水面滑行。又或者骑辆共享电单车15分钟,抵达城边山上的虚宁寺,吃斋饭,喝咖啡。

云南旅行目的地很多,就算是旅居大部分也会首选大理。但在昆明住了一年,我逐渐发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你也可以称之为无聊的魅力。在昆明,一个再“厌世”的人,也会重新热爱生活。以下,便是我根据这一年的昆明经验,整理的一份具有生活之味的昆明行走指南。


翠湖是昆明的灵魂。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还是移居昆明的外地人,没有人会对翠湖感到厌倦。汪曾祺在他的《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这本书中,给予了翠湖大量的赞美之词——“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

他甚至说,“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


昆明的眼睛——翠湖公园

所以来到昆明,在翠湖散步就是正经事。沿湖一圈不乏游人感兴趣的风景,比如时常天高云淡、水波潋滟的湖,湖边常有小松鼠出没的松柏,讲武堂,云南起义纪念馆(也叫卢汉公馆,是一栋很有民国时期风格的老房子)等。

但你也总能在这里看见生活:有人绕着翠湖跑步,有人在遛狗,有人拎着菜市场买的菜回家,有人用毛笔醮水在地上写字,有人在跳舞……只需绕着翠湖走一圈,你既会被湖水与树抚平心绪,也会感受到生活的烟火之味与安逸淡然。

翠湖沿岸还有无数小店,精致小巧的茶器店、正对湖面的餐厅、咖啡馆、书店、茶饮店……如果走累了,任选一家坐下来,喝杯咖啡或茶,吃碗米线,歇歇脚,也不失为惬意之事。比如翠湖附近巷子里著名的文山早点(文山荷鲜居)、半坡小锅米线、晨曦豆花米线,常有排着长队的食客。出自云南本土的茶饮店上山喝茶、大口茶、霸王茶姬,也必然要在翠湖占据一个好位置。



号称昆明米线天花板的文山荷鲜居@江流先生、@糖素素不吃素~

而身为一名写作者,我总是喜欢向来昆明旅行的朋友推荐书店。翠湖附近散布着许多各具特色的独立小书店,售卖书、文创、咖啡,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养活自己。文化巷的大象书店、文林街的橡皮书店,还有翠湖北路上新开的纸布石书店,是我路过时总会进去逛一逛的地方。它们以其文艺感、丰富的陈列、迷宫般的气质、有品质和特色的选书,让我喜爱不已。用我好友女儿的话说,这些书店“好像是有魔法的地方”,很迷人。





橡皮书店和大象书店@半条咸鱼

如果你喜欢安静,还可以去翠湖附近人不太多的街巷逛逛。比如登华街,那里也种满了蓝花楹,四五月份正是最梦幻美丽的时候。当阳光正好,坐在花树下喝杯咖啡或茶,晒晒太阳,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了。街上也有不少咖啡馆、茶店,还有一家独立书店庇护所——一间只卖文学书的小书店,养了一只机灵的狸花猫。运气好的话,你会碰上它在店里歇息的时刻,可以欣赏它的美貌甚至撸撸它。


独立书店庇护所@Ygirls歪好

北门街,则是另一条游人不太多的街道。这里有民国时期著名的北门书店遗址,一栋两层的木质小楼,古色古香。如今则是餐厅和杂货铺,北门饭店、广益饭店是中餐,另一间法国人开的西餐厅A Table,有非常好吃的可颂,是包括我在内的周边居民、云南大学师生聚餐时会选择的地方。


从温带到亚热带,从雪山到雨林,从峡谷到草原,从湖泊到森林……如此丰富的地貌与景观,集中在云南这一个省份,全国甚至世界少有,因此用“地大物博、出产丰富”来形容云南毫不为过。而作为省会的昆明,是云南物产的集散地,这份“丰富”尤其在菜市和花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去逛昆明的菜市场和花市,你常常会被震撼,并感受到浓浓的生命力。

昆明最出名的菜市场,非篆新农贸市场莫属。在大观河边上的这个菜市,距离翠湖只有2公里距离。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出产自整个云南的蔬菜水果。番石榴、芭乐、红肉菠萝蜜……许多你未曾见过或者叫不上名字的果蔬,色彩鲜艳、鲜翠欲滴,整整齐齐地摆在摊拉上,仅仅是观看它们也给人治愈之感。而来自云南各地州的美食,比如芒市裹卷粉、傣味烧茄子、大理的乳扇等,你都能在这里吃到,味道还不错。



篆新农贸市场上种类丰富的食材

也难怪在昆明生活许久的汪曾祺老先生说出了那句话:“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而篆新,是这句话最贴切、最生动的注解。

不过,由于地处市中心,又成了网红打卡地,篆新的价格已略高于别的菜市场和集市。若你时间充裕、不嫌舟车劳顿,也可去昆明别的农贸市场,比如东华农贸市场、五里多农博广场。而在呈贡,每月还会有固定的赶集日,比如马金铺、龙街等,每逢赶集日颇为热闹。商贩之外,还有村民带着自家种的新鲜水果蔬菜来卖,价格又比市中心便宜了不少。



在龙街赶集@唔食芫茜噶芝士狗

我曾采访过一位从北京来昆明过“躺平”生活的前互联网从业者高万贯,住在呈贡的他和妻子,时常去龙街赶集。每一次,他分享在社交媒体上的蔬菜水果及其标价,都会让身在北上广深香港的网友们破防:比如,当他花15元买了3个哈密瓜,香港网友却花45港币(约41元人民币)买了一个哈密瓜。正是这样物美价廉的条件,让高万贯夫妻得以用存款在昆明过两年什么也不做只是“生活”的日子。

高万贯也时常去斗南花市买花,就连住处都选在离斗南不太远的地方。斗南花市,是昆明另一处不得不去的地方。这是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24小时不休眠,没有人不会被这里品种繁复、价格又低的花朵震惊。而每到夜晚8点以后,这里喧嚣壮观的鲜花交易场景更是让人大开眼界,直呼“了不得”。



鲜花爱好者的天堂斗南花市

不妨看看10块钱可以在这里买到什么:一大捧玫瑰(10到20支皆有),一把火红热烈的野百合,一捧雏菊,一捧玛格丽特……面对这些姿态各异婀娜多姿价格惊人的花朵,没有人能停下买买买的手!而如果你喜欢安静人少,可以选择上午去斗南。但若你想目睹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的交易场面,看鲜花满坑满谷的盛况,那便在晚上8点来吧。这奇异盛景不会让人失望。


来昆明以后,我发现这里许多寺庙都有自己的咖啡店。有时在寺庙一角的小楼,有时在寺庙大院的侧厢房,僻出一间屋子,提供咖啡和茶饮。作为喜欢逛寺庙、也对咖啡有瘾的人,我立刻被它们的组合迷住了。于是,时不时去寺庙吃斋饭、喝咖啡,成为我日常的一部分。每每前往寺庙,我都会感到莫名的喜悦和神往,就好像即将去往隐世之地,短暂地从世界消失一下。

而对于前来昆明的旅行者,我推荐官渡古镇的法定寺和妙湛寺。它们就在云南省博物馆旁边,步行可抵达的距离。


官渡古镇

云南省博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出自云南本土、历史悠久的文物。比如“牛虎铜案”,是省博的一件镇馆之宝,出自战国时期的古滇国。还有杀人祭鼓贮贝器、战争场面贮贝器等,在没有文字的古滇国,却留下了这些造型生动、具有丰富故事情节和寓意的青铜器,见证着距离中原遥远却发达的古滇文明。

此外,还有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银鎏金镶珠金翅鸟等大理国时期的文物,亦是省博的镇馆之宝,讲述着南诏、大理国的云南文化,让人一瞥迥异于中原的妙香佛国气息。尤其在当下,你似乎更能在此获得一种从边缘看主流的视角,甚至对自我和时代的认知——为什么在这个内卷时期,有那么多人向往云南,想要逃离而来过闲散生活。除了气候、风景之外,这个从古至今都有种“慵懒”、“出世”气息的边境地区(大理国22位皇帝就有9位出家),或许提供了关于生活的另一种答案吧。




云南省博物馆及馆内藏品

所以大概也不难理解为何昆明有那么多寺庙、寺庙总有好吃的斋饭和咖啡。当你在省博看完展览后,便可步行到附近的法定寺或妙湛寺吃斋饭。两间寺庙同处官渡古镇,相距不过100米。相比于更有名气的妙湛寺,法定寺更少为人知。但这个古色古香、精致小巧的寺庙却极有韵味,始建于宋,现存建筑为清初重建,斑驳的墙面、古旧的窗棂、烟雾缭绕的佛堂,无不给人怀古之幽情。作为斋饭爱好者,这里也是我吃过的好吃程度排前三的斋饭,典型的云南风味,微辣,很香,15块一位。



法定寺和妙湛寺

从法定寺出来,会经过一座国家保护文物:妙湛寺金刚塔,是建于明朝的藏传佛塔,也是中国现存年代第二久的金刚宝座式佛塔。在此观摩完后,便可前往妙湛寺,喝一杯寺庙咖啡。


妙湛寺金刚塔

妙湛寺的咖啡馆就在寺庙正院里,黑瓦屋顶的房子,檐廊下的地面摆着一排坐垫和木几。无论消费与否,在此坐下都不会遭到拒绝,或许也是敞开胸怀接纳众人的寺庙之风。但无论如何,在宁静清幽的寺庙里,喝着茶或咖啡,于檐廊下安坐一下午,听高原的风吹响檐角悬挂的铜铃声响,看着阵阵轻烟从寺庙炉鼎中升起,闻着香火味,什么也不想或者思绪漫无边际飘荡,都是很沉静的事,近乎冥想。如果是冬天,寺里的玉兰花开了,坐在玉兰花下更有些审美上的浪漫。

寺里还收养了许多猫,它们常呆在咖啡馆里,非常坦然甚至四仰八叉地躺在屋里任何一处案几上呼呼大睡。有时也亲近人,会在坐垫上挨着游人睡觉、撒娇。对于喜欢猫的人来说,是一种福气。妙湛寺也提供斋饭,10元一位,味道也不错。游逛一天,在此吃一顿斋饭结束,也是圆满。

当然,除了法定寺和妙湛寺,昆明还有许多家寺庙或者道观提供咖啡和斋饭,比如藏在深山中的妙高寺、坐落在市中心的真庆观、最佳城市观景位兼斋饭天花板的虚宁寺......在昆明,“出家”半日享受的不仅是禅茶一味的清雅,更是一种时光慢煮的闲适,让咖啡的醇香与檀香氤氲交织成独特的春城记忆。



闹市取静的真庆观内的咖啡馆以及景观绝佳的虚宁寺@肆方流


这或许就是我的昆明一年生活报告。这是一座需要你沉下心来、慢慢游走和品味的城市,阳光是它最好的滤镜,植物极易生根繁茂,再加上这里云淡风轻、悠然松弛的文化与生活,或许能治愈许多麻木而疲惫的大城市病。这,或许也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年人,离开一线城市到昆明生活的原因。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Oliver

撰文 / 祁十一

图片提供 / @江流先生、@糖素素不吃素~、

@半条咸鱼、@Ygirls歪好、@唔食芫茜噶芝士狗、@肆方流、视觉中国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