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2月,越南正式公布了连接14个基点的北部湾领海基线,与我国在2024年3月公布的连接7个基点的北部湾北部领海基线存在分歧。而北部湾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自20世纪初殖民遗产问题浮现至今,双方始终在领海基线划定上无法达成一致。近年来随着资源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有关北部湾的争议再度升温。
北部湾究竟是一片怎样的海域?为什么会存在领海基线划定问题呢?
北部湾:重要的经济合作通道与物流枢纽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通过琼州海峡与南海相连。地处越南与中国大陆南部之间,是中越共管的海湾。北接中国广西省海岸线,邻近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西靠越南的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河江省等地,南连南海主航道。整体呈现半封闭海湾形态,海域总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
北部湾包含了中国控制的涠洲岛、斜阳岛等岛屿,以及越南控制的昆仑群岛、白龙尾岛等岛屿。沿岸分布着众多重要的港口,是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通道和物流枢纽。涵盖了中国的广西防城港、钦州港、广东湛江港、海南海口港等港口,与越南的海防港、边水港等港口。是中国西南地区和越南北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海上枢纽,可直接影响南海与东南亚航线的安全和效率。
北部湾沿岸自秦汉起由中国管辖,其中北海在古代被称为“合浦郡”,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到了明清时期北海成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货物主要进出口岸,在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将其定为通商口岸,并发展为南方重要商贸港口。由于北部湾宽度较窄仅有110至180海里,中越两国专属经济区重叠问题长期存在。在1887年签订的《中法续议界务专条》中,中法两国在条约中仅划定了陆上边界未能明确北部湾海域边界,也为后续争议埋下伏笔。
1957年中国经外交谈判将法国侵占的白龙尾岛移交越南,用于支援越南抗击法国殖民势力。由于没有签订书面协议,也成为后续划界矛盾的根源。1974年越南单方面划分北部湾,基线距离海南岛仅30公里,被中方视为非法主张。2000年中越经历27年谈判后达成协议,白龙尾岛及周边12海里的领海划归越南。协议生效后海南省60%的作业船队、广东省6000艘渔船被迫撤离西侧渔场,中国因此损失了约3.2万平方公里的传统渔场,上万渔民面临转业。
而越南政府近期又单方面宣布北部湾的新领海基线,与2000年签署的协议存在冲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越南公布北部湾领海基线事件
2025年2月至3月期间,越南政府单方面宣布划定北部湾新领海基线。从广宁省到广治省共划定14个基点,密集分布在昆仑群岛等越南近海岛屿附近。部分基点距离越南大陆超过50海里,被认为试图通过岛屿群扩大内水和专属经济区范围。
而我国自2000年以来,一直遵守签署的划界协定,北部湾也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