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无数革命战士在战场上挥洒汗水和鲜血,铸就了伟大的中国。
如果没有他们的英勇奋战,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
所以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每一个在革命时期做出突出贡献的将领们,都在此次表彰大会上获得了肯定。
也是在这个时期,新中国诞生了十大开国元帅和大将。
而能够被授予如此殊荣的将领们,都是在革命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他们都与毛主席一同并肩作战,经受很多磨难,所以这些人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但是在这10位大将中有一个很特别的人物,他就是战神粟裕。
如果按资历来说,其实粟裕不能排在大将之首,就连陈赓都比他资历更高。
可是他却成为了这十个大将的第一位,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十大元帅评选过程中,主要看重的是这些人在建军方面的功劳。
十大将则是看重这些人在部队的威望和功绩,更注重的是在部队期间的成就。
在参与解放战争过程中,粟裕以突出的表现抢了许多人的风头,其中就包括资历比他更老的陈赓。
很多人都觉得陈赓是老大哥,本该排在粟裕的前面,但是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十分出色。
就在大家都以为在部队中颇有声望的粟裕,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后,一定会有更高的职位,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时反转来了。
谁都没想到建国之后,粟裕的经历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因为在军事能力上粟裕与林总相差不多,所以大家经常会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做对比。
两人也互相尊重,英雄之间惺惺相惜,没有产生什么矛盾。
彭老总虽说没有粟裕名气大,可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就连全世界都听说彭老总的名声。
他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但是脾气火爆的他却与粟裕产生过节。
粟裕起初对政治并不敏感,所以总是会无意中得罪人。
他在担任重要职位之后,很担心自己犯错卷入政治风波,他以为只要凭自己的能力贡献力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就可以了。
可是直率的他却因为与他人有不同意见产生了矛盾,与彭老总也产生了嫌隙,后来对粟裕的批斗大会展开了。
由于会议是彭老总主持的,所以对他进行了多方面批评,甚至还给他扣上了帽子。
经历这些事情的粟裕精神压力很大,在经历批斗后调离部队,远离了政治中心。
多年后,动乱结束,叶帅想要让粟裕当军委副主席,可是中央却没有同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实对于这个提议,邓小平也很支持,只不过因为粟裕的资历欠缺,而且在军事方面没有突出表现,所以没有通过这个提议。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初的政治风波对他产生了影响,才会让他失去了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