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立即预约

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0.5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中国3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0.8,前值为50.4,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中国3月官方综合PMI为51.4,前值为51.1。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下降1.3%,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9.6%,比上月上升0.7和3.3%,均低于临界点。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国家统计局官网)

|点评|3月国内PMI继续修复,属于春节后的季节性修复,由于今年春节假期较早,复工复产对PMI的提振效果在2月就已得到部分释放,今年3月PMI的修复速度要慢于往年的均值。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关税加征预期下,外贸“抢出口”为国内提供了大量出口新订单,出口占比更高的小型企业PMI快速修复。同时,小型企业今年春节后复工复产速度较慢,由此带来的提振集中在3月份内释放。事件因素对小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正面效果或将很快消散,小型企业的生存环境仍有待改善。

3月PMI中,需求端修复速度近期少见地要快于生产端。从细分项上来看,内需修复的速度仍然相对较慢,“两新”政策确实对内需起到了一定的带动效果,但未来需要更加全面的“多新”政策继续发力。

银行消费贷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

3月30日消息,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称,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有股份行华东某分行个贷部人员向已获得3%利率以下贷款的客户提示,“未提款客户请于周一(3月31日)之前提款”。另有华南地区国有大行个贷工作人员发布内部通知称“及时通知各自客户测额或者提款工作”。

今年以来,消费贷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众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利率3%以下消费贷产品,多家机构产品利率一再下调,个别银行产品利率低至2.4%,低于央行3月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70个基点。(证券时报)

|点评|今年一季度,消费贷成为多家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增长点。然而,近两年居民还款能力有所减弱,特别是信用卡逾期率持续攀升。2.4%利率的消费贷本身就是银行亏本赚吆喝的买卖,各银行间如果以低利率为主要揽客手段的话,无异于饮鸩止渴。并且,低利率的消费贷与房贷、商业贷之间形成利率差,客户有动力将消费贷额度挪用至他处,引发新的风险。

此前消费贷提额延期,银行们的存量优质用户可以拿到更高的消费贷额度,对于新增消费贷的需求有所减弱,上调利率是早晚的事情。

四家国有大行计划募资共计5200亿元

3月30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别在上交所发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计划募集资金共计5200亿元。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计划募集资金分别不超过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从上述四家银行公告来看,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上限合计为5000亿元。

四家银行均表示,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去年9月,国新办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李云泽披露,经研究,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综合每经网)

|点评|由财政部牵头,为四家国有大行注资,不仅是未雨绸缪,更是为了解决大行们现有的困境。四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较为充裕,按理说不需要财政部注资,不良贷款率整体并不算高。然而,国内银行业整体的净息差近几年持续走低,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这种情况很难得到逆转。

财政部为国有大行们注资后,国有大行们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流动资金。这部分资金用作新发贷款,在货币乘数的效应下,理论上可为各家银行提供上万亿新增贷款额度,为实体经济注入活水,并增厚银行收益,为下一步降息做准备。

南京等地全面取消商品住房限售政策

3月31日,南京市举行进一步促进南京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新闻发布会。自2025年3月31日起,南京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满足居民各类住房置换需求。南京同时提出,优化拓展住房消费“以旧换新”模式,组织引导开发企业开展“买新助卖旧”活动,首批政府补助资金1亿元,补助标准为购买“买新助卖旧”名录库内新建商品住房合同金额的1%。

除了南京外,安徽、深圳近日都出台相关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安徽发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细化政策举措,措施提到,加大商品房促销力度,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扩大住房公积金提取范围等,实施差异化购房信贷支持政策。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规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推动多元化安置补偿,建立房票制度。(界面新闻)

|点评|限售政策是为了控制房产上市节奏,抑制楼市过热风险。近年房地产市场经历调整,南京已逐步对限售松绑,而在南京之前,已经有部分城市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政策。限售措施放开,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引导市场调整至合理水平,稳定预期,加上需求端政策刺激,也能释放购房需求,缓解供给增加的压力。

近期多地密集出台楼市优化政策,为的就是提升房地产市场流通性,推进“止跌回稳”。作为居民财富的蓄水池,楼市稳定,也能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同时,购房行为本身就是一项大宗消费,各类补贴激发购房需求后,还会带动装修、家电等一系列产业,可以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国资委正在推进战略性重组整车央企

3月31日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近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国务院国资委正稳步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整合,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集中研发、制造和市场等优势资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目前,中国的汽车央企有三家,分别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布局方面,2024年三大汽车央企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5%,在投资总额中占比超70%,“三电”的关键资源已实现自主掌控,近地生产。自主品牌销量达175万辆,同比增长超80%。(财经网)

|点评|关于汽车央企整合的消息此前就已有流传,这次国资委的发声,算是正式“盖戳”。汽车央企最初成立,标志着国产汽车工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对于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汽车央企受利润要求、决策流程等牵制,在市场竞争中已逐渐落后。

时过境迁,更具灵活性和闯劲的民营车企,在当前竞争中迸发出了较强活力。汽车央企重组,经营效率或能得到提升。只是重组本身就是一项复杂工程,不宜操之过急,而市场瞬息万变,要通过重组跟上市场节奏,恐怕并不容易。短期内,车企加强深入合作、取长补短,也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选择。

苹果计划明年推出AI医生

3月31日消息,苹果正在准备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医疗健康战略部署,代号为“Mulberry计划”的全新健康应用及AI医生服务计划最早于明年春季或夏季随iOS 19.4一并推出,有望兑现库克关于“苹果对社会最大贡献将在医疗领域”的宏伟承诺。该计划最初被称为“Project Quartz”,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跨部门项目,整合了苹果的人工智能团队和医疗专家资源。

这项服务的核心理念是升级版健康应用将继续从iPhone、Apple Watch、耳机或第三方设备收集数据,然后由AI基于这些信息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改善建议。据悉,苹果目前正利用其内部医师的数据来训练AI代理系统。(华尔街见闻)

|点评|苹果力图构建的未来医疗图景很美好:利用AI技术,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普及度,为用户提供更全面且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不过,新技术带来新可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疗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服务的准确度、可靠性才是立足之本,AI恐难以担此重任。加上存在“黑箱”问题,面对“不知其所以然”的健康建议,用户可能也较难信任。

由于医疗领域较为敏感,未来AI医生的功能边界如何划定、责任如何明晰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在解决上述难题之前,已经在AI功能上多次“跳票”的苹果,目前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或许还是加紧研发,尽快让这一功能先“落地”。

“三桶油”年净利润合计超3500亿

3月31日消息,“三桶油”年报近日全部出炉。三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超过3529亿元,折合每天净赚约9.7亿元。公司业绩分化明显,中国石油盈利规模居首,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至1646.8亿元,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同比降约2.5%至2.94万亿元。中国海油业绩增幅最突出,去年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4%、0.9%,达1379.36亿元、4205.06亿元。中国石化营收、净利润则双双下滑,分别同比降低4.3%、16.8%至3.07万亿元和503.13亿元。

受国际油价走低的不利影响,中海油同期石油液体平均售价同比下滑1.6%至76.75美元/桶;中石油原油平均售价74.7美元/桶,同比下降2.5%;中石化虽然外销原油量较少,但平均售价亦同比下降1.7%至3896元/吨。(第一财经)

|点评|作为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三桶油”去年盈利表现依然强劲。油价波动下,其业绩分化加剧,也反映出当前油气行业的风向。上游业务在价格调整中表现出较强韧性,受益于成本控制及提产增量,专注上游的中海油成为三家中唯一一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的企业。相比之下,以中下游业务为主导的中石化业绩滑坡则较为明显。

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增长以及能源转型需求的冲击下,去年成品油消费疲软、经销受阻,涉及油气存储运输、加工销售的中下游业务普遍承压。在这一趋势下,加快中下游业务转型已是必要。同时,更具竞争力的上游油气开发业务未来依然会是“三桶油”的投入重点。

周一两市震荡调整沪指跌0.46%

3月31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026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算力概念股展开反弹,黄金股持续活跃,次新股逆势走强。下跌方面,光伏概念股表现低迷,光伏、海南、养殖、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335.75点,跌0.46%,成交额为5315亿元;深成指报10504.33点,跌0.97%,成交额为6901亿元;创指报2103.7点,跌1.15%,成交额为3213亿元。(财联社)

|点评|周一两市受外围市场下跌影响小幅低开,两市全天气氛较为低迷,个股调整幅度加大。财政部牵头为四家国有行注资,银行板块早盘走强,然而市场对银行板块走高惯性认为是潜在利空,会虹吸场内流动性,指数一度翻红,却加剧了小盘股的抛售情绪。临近尾盘,算力方向展开反弹,两市调整幅度略有收窄。

外围市场对于即将逼近的特朗普“加税日”感到不安,避险情绪高涨。现阶段中国“拼经济”的政策方向明确,对冲了这部分影响,A股市场内更多的是由于没有新热点产生的焦虑。等待“加税日”过后,或许会产生靴子落地的积极效果。

文中股市、期货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栏目主编|魏英杰| 主编|何梦飞

4月15日—4月16日,与吴老师一起走进海信日立灯塔工厂,见证智能制造的前沿成果!

点击图片▼立即报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