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88岁的邓小平开始了他的南方之行。他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
在汉口火车站专列会见室,邓小平对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说:“你拿出笔来记下我的话。我有几点意见请你转告北京。”
其中有这样几句话:“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中,改革开放是主题、是主线......”
“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要管一百年,对,一百年不动摇。”
回到当下,最近一段时间,深化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味道越来越强烈。
为何这么说?来看两件事。
其一,关于外资,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等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更重要的是,会议提出:实践证明,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
一见财经注意到,这是高层首次对外资企业的作用作出明确的论述。
外界分析认为,“三重身份”的提出,不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外资作为“资本输入者”的角色定位,更将外企提升至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
其二、关于民营经济最近也真正做到了“人要用起来,钱要用起来”。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百业待兴。1979年1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荣毅仁等工商界著名人士,并提出“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短短两句话,对当时长期受打击、受排斥、受批判、受管制的原工商业者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工商业者打破顾虑,行动起来。后来大家都知道,私(民)营经济出现蓬勃发展态势。
时间拉回到2025年2月17日,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前备受舆论关注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成为当天会议的座上宾。
在一见财经看来,马云现身如此高规格会议,虽然没有发言,但说明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马云”,“马云”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十分重要的。
马云受邀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不亚于当年邓老会见荣毅仁。这一事件也即是:“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3月25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香港举行一个投资峰会上明确表示,自民营企业座谈会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企业家信心增强的明显迹象”。 “这向商界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那就是继续对你的生意进行再投资,并且出去雇人。”
事实上,最近的一系列举动说明:“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正在落到实处。
3月25日,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浙江省省长刘捷分别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见证签约。
协议显示,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紧密协同,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合作,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共同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实施。
最新消息是:阿里巴巴已经重回《人民日报》视野,成为党报的宣传报道对象。
3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标题为“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综述新闻稿件,其中对阿里巴巴的技术应用及未来投入进行宣传报道。
对外,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对内“人要用起来,钱要用起来”。两起事件,暗示了一个新信号:我们再一次把经济建设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