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的中国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但亦是一部奋斗史。这一期间无数的革命先贤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选择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他们也用血与泪书写了一段段的传奇人生。
李雪峰便是其中一个。尽管与一种领导人相比他显得鲜有人知,但他曾担任过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和北京市委书记等重要职务。而他的女儿则嫁给了薄一波的儿子。
李雪峰是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人,出生于1907年。
出生于贫农家庭,又逢时势巨变,李雪峰的生活可想而知。而为了改变命运,他的父母也是东拼西凑供他上学。18岁时他考入了太原国民师范学院,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人才。
在校期间,他接触到了新思想,也让他意识到了军阀独裁的不足,进而投入了党组织之中。
因为他出身贫农家庭,对基层的工农非常了解,理解基层人民的生活疾苦,所以在组织上任命他担任宣传工作。在发动基层群众的工作中,他可以和基层群众们聊到一起去,说到一块去,完成了很多任务,也得到了干部的表扬,不断被擢升,历任中共山西工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平市委书记、晋冀豫省委书记、中共太行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等职务。
当然,这些行为也引起了山西军阀阎锡山的不满,把他列入了抓捕名单中,中统方面也开始搜寻他。为了避免被捕,他只能四处奔波。
到了1947年,组织上安排他去大别山同刘邓大军汇合,继续担任组织部等工作,参与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两场大战,立下了不少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他得到了重用,担任了华中局的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务,参与和领导了国企相关工作。
从1960年开始,他的地位越来越高,陆续担任了北京军区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北京市委书记等职务,人生也逐渐走上了巅峰。
但在1968年,他开始遇到麻烦。林彪事件结束后,他被“隔离审查”近8年时间,甚至被开除了党籍。
特殊时期结束后,他的情况才逐渐好转,到1983年,他重新担任职务,进入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两年后成为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委员,他的女儿嫁给了薄一波的儿子,两家成为了亲家。
彻底告别工作岗位后,他开始换一种方式生活,回归了一个普通老人的日常状态,开始撰写回忆录,详细讲述了很多细节,为党史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
2003年,他在北京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