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回时》最新的剧情中,经过庄寒雁和傅云夕夫妻的联合策划,庄仕洋被送上了公堂,二十年前的庄憾良被毒杀一案重新被抖了出来。
面对完整的证据链,庄仕洋辩无可辩,于是最后关头将当年还是庄家小妾的周如音给推出来顶罪。脏水来得猝不及防,周如音没有一点点防备就被打得乱了心智,好在她提前让人去请庄语山来救场,等着亲生女儿帮她洗刷莫名的冤屈。
不料,庄语山听闻了事件经过,没有站亲妈周如音,反而口口声声都是爹大于天,爹爹万岁,得出了一个亲娘不冤枉的结论,顿时亲妈崩溃,全场哗然。
明明不是周如音杀的人,庄语山也没有亲眼看到祖父被害的过程,为什么她要帮着渣爹来指证周如音呢?
第一,发泄不满。庄语山的婚姻,是一场悲剧的开端。在周如音的反复劝说下,她跳入了齐王府这个大火坑,本以为是一场高嫁,却没想到成为了替身文学的牺牲品。在齐王府中,齐王的冷漠与暴力如影随形,庄语山每天都在恐惧与绝望中度过。她渴望得到关爱,却只能在冰冷的王府中独自承受痛苦。这种长期的压抑,让她对母亲的埋怨逐渐滋生。
起初,庄语山或许还能理解母亲的苦心,认为这是为了庄家的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齐王府的遭遇愈发悲惨,心中的不满也越积越深。周如音当初的劝说,在她看来,成了将自己推向火坑的罪魁祸首。一腔不满在公堂这个特殊的场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当庄仕洋将周如音推出来顶罪时,庄语山积压已久的情绪瞬间爆发。她不再顾及母女情分,而是选择站在父亲这一边,用言语和行动来表达对母亲的怨恨。这一刻,庄语山的行为与其说是为庄仕洋脱罪,倒更像是让她长期在齐王府所遭受的痛苦与虐打找到一个合理的发泄口。
第二,迷惑敌人。尽管庄语山曾经懵懂无知,但在经历了庄家险些被灭门、弟弟惨死、被逼出嫁等一系列变故后,她逐渐觉醒,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危机。她明白,庄仕洋和齐王才是导致自己悲惨命运的祸首。同时,她也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无法直接与这两大势力抗衡,只能选择隐忍和等待时机。
当庄仕洋将周如音推出来顶罪时,庄语山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她故意帮腔父亲,看似是在维护庄仕洋,实际上是为了迷惑敌人。她明白庄寒雁的目标一直是庄仕洋,哪怕指证周如音,母亲也未必会获罪,但若自己一味为母亲辩解,可能会让庄寒雁的计划受阻,也会将母亲更深地卷入这场争斗之中。而通过表面上支持父亲,便能让庄仕洋和齐王放松警惕,为庄寒雁创造出致命一击的机会。
第三,寻求生机。在齐王府的日子里,庄语山深刻体会到了绝望的滋味。她渴望摆脱这种困境,重新获得自由和尊严。庄寒雁成功救出上任齐王妃姚忘书的事迹,让庄语山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意识到,只有帮庄寒雁扳倒庄仕洋,庄寒雁才能腾出手来救自己出齐王府,才能改变自己以后的命运,而锤死庄仕洋,周如音的证词不能少。
要想让周如音背叛庄仕洋,并非易事。周如音一直对庄仕洋抱有幻想,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依靠的人。为了打破母亲的幻想,庄语山决定亲自出手。她通过出卖母亲,将周如音逼至绝境,让她看清庄仕洋的真面目。她深知,只有这样,周如音才会下定决心与庄仕洋决裂,成为庄寒雁绝境反击的棋子。
庄语山的为,无疑是一场豪赌。她将自己的未来和母亲的命运都押在了庄寒雁的身上。的确,庄寒雁好像不可靠,但是对比之下,庄语山好像没得选。她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破釜沉舟,放手一搏。
在庄府这座群魔乱舞的宅邸里,庄语山与庄语迟姐弟其实是情商最低的两个人。庄语山能下定决心帮助庄寒雁,不是因为什么姐妹情深,而是她也在宅斗的过程中褪去了幼稚,变得圆滑深沉。
成长是多么痛的领悟。庄语山的成长,代价还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