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互相成就拿下了当时的女子双人十米跳台的金牌。
此后二人,也经常作为双人跳水的黄金搭档,共同出战,
如今墨西哥世界杯开赛在即,大伙们却惊讶的发现此次的名单里,
陈芋汐和全红婵居然没有作为搭档出战,被一对新人所取代。
二人的动向,居然也是告别彼此,
分开选择了别的项目各自作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全红婵2007年出生,广东湛江人,小时候身体瘦弱,
7岁那年在学校跳格子被教练看中,觉得她跳得高跳得远。
那会儿她才1米2出头,可跳出去能有1米7多,教练直接把她拉进队里练跳水。
她学得快,没几年就进了广东队,13岁那年拿了全国冠军。
2021年东京奥运会,她14岁就站上10米跳台,
一跳下去水花都没多少,直接拿了金牌,成了中国跳水队最年轻的奥运冠军。
陈芋汐比全红婵大两岁,2005年出生,
上海人,家里全是搞体操的,
爷爷是老运动员,爸妈都在体育学校干。
从小就训练体格,7岁时开始学习跳水项目。
刚上手没多久,她就学会了基本动作,教练都抢着要她。
11岁进上海队,13岁拿了全国冠军,
14岁在2019年世锦赛上站上10米跳台,稳稳拿了金牌。
她俩天赋都不差,一个靠爆发力,一个靠技术,很快就成了队里的尖子。
东京奥运会是这两人首次搭档进行跳水参赛,
当时全红婵属于初露头角,陈芋汐已经则是小有名气,
俩人站一块儿,身高差不多,动作也合拍。
比赛场上,她们跳下去水面跟镜子似的,裁判一看就给高分。
那次奥运会,双人金牌稳稳到手,观众瞧着都觉得这对搭档没啥对手。
到了2022年世锦赛、2023年亚运会,再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
她俩双人10米跳台的冠军就没丢过,每次跳完,
观众席上全是国旗挥着,跳水队“梦之队”的名号更响了。
她俩一块儿练,一块儿比,互相帮着,成绩越来越好。
全红婵和陈芋汐搭档双人项目顺风顺水,
可单人10米跳台上,俩人就得真刀真枪比一比。
东京奥运会那次,全红婵一跳成名,
拿了单人金牌,陈芋汐跟在后头拿了银牌。
那会儿全红婵才14岁,身体轻,动作利落,
陈芋汐16岁,技术扎实,可总差那么一点。
比赛完,陈芋汐拍着全红婵肩膀,脸上带着笑,可心里那股劲儿谁都明白。
她练跳水这么多年,单人冠军一直是目标,
可全红婵一来,她就得站边上看着。
巴黎奥运会也是差不多的剧情,俩人之间就差了几分,
陈芋汐再一次遗憾的失去了金牌的机会。
比赛一完,她俩抱在一块儿,
陈芋汐眼圈红了,镜头扫过去,她擦着眼泪。
队里人知道,她俩关系好,可场上毕竟是对手,谁都想站最高那块儿。
跳水这行当,年纪轻轻就得拼,身体状态一变,机会就少了。
全红婵比陈芋汐小两岁,身体条件占上风,
陈芋汐这几年长个子,发育期来了,跳台上的感觉跟以前不太一样。
俩人一块儿练了这么多年,配合没得说,可单人项目上,路子慢慢分开了。
全红婵天生适合10米跳台,跳下去水花小,动作稳,每次比完都拿高分。
陈芋汐技术好,可身体变化让她有点吃力,单人比赛里老是差口气。
2019年她拿过世锦赛冠军,可之后几年,全红婵一上来,她的机会就少了。
队里教练瞧着,俩人都是顶尖选手,
可跳水队不能老靠这俩人,得给新人腾地方。
她俩年纪渐长,身体也得想想以后,兼着双人单人两头跑,怕是撑不住。
但是这次墨西哥世界杯的名单里,陈芋汐没接着单人10米跳台,
而是跑去混团项目,跟陈艺文、王宗源、程子龙组了个新队。
全红婵这边,则是报了单人10米跳台,打算专心把这块儿干好。
这次比赛是周继红退休后跳水队的头一回亮相,
教练组想试试新路子,看看队伍还能不能接着牛下去。
她专心单人项目,身体状态好,
天赋还在,10米跳台这块儿她还是主力。
陈芋汐20岁,转去混团项目,
这是个非奥运会的比赛,队员得一块儿配合,跳得齐。
她跟新队友没搭档过,得多磨合,可这对她来说是个新路。
混团不比10米跳台那么抢眼,可也得技术,得配合,她这步走得挺稳。
跳水队这么调,也是想着让她歇歇10米跳台的压力,试试别的活儿。
这调整看着突然,可想想也正常。
全红婵和陈芋汐搭档这么多年,双人项目拿遍了冠军,
可跳水这行当,年纪一上来,身体就得掂量。
到洛杉矶奥运会,俩人都得20多岁了,
这岁数在跳水队里不算小了。
俩人要是还双人单人一块儿干,身体怕是吃不消。
队里新人上来,张敏洁和卢为接了双人项目,年轻有冲劲,正好试试水。
陈芋汐转去混团,全红婵守着单人,
都是想让队伍多点花样,多条方向多条出路。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跳水项目三金王,全红婵固然是十分优秀的,
但是陈芋汐经过这么多年训练,也需要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二人分开都是一种在证明彼此优秀的方式,都是国人的骄傲。
大家对这次人员更换有什么看法吗?你更期待谁的表现?
信息来源:
新京报:《全红婵等五位奥运冠军领衔 中国跳水队出征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