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无小事,意外伤害早预防!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在校园生活中,擦伤、鼻出血、烫伤等意外时有发生,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能有效减轻伤害,甚至挽救生命。瑞金医院生命健康科普教育讲师团队为师生和家长整理以下五大校园常见意外的应急处理指南,欢迎大家收藏!
01
擦伤:小伤口,大讲究
❌常见误区
纸巾/棉絮擦伤口、异物敷料破坏伤口、酒精/碘酒高刺激性加重组织损伤
✅正确操作
清洗: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冲走沙粒、灰尘等异物;
消毒:用碘伏(避免酒精或碘酒)由内向外螺旋式涂抹伤口,减少刺激;
保护:小擦伤,无需包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可自行结痂;较大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
⚠️何时就医
伤口深度≥0.5cm或可见皮下组织;
活动性出血持续>10分钟;
创面被污染(如土壤/粪便、动物唾液、海水/污水);
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免疫抑制患者。
02
鼻出血:冷静应对,勿仰头
❌常见误区
仰头止血、预防性频繁填塞纸巾球、反复擤鼻涕
✅正确操作
姿势:采取坐位或者半卧位,防止血液倒流误吸误咽;
按压:用拇指和食指向鼻中隔方向按压双侧鼻翼,持续按压10-15分钟;
冷敷:用冰块冷敷后颈部和前额部,帮助血管收缩止血。
⚠️紧急情况
出血超过20分钟未止;
伴随头痛、头晕或外伤(如摔倒、撞击),需立即就医排查骨折或颅内损伤。
03
牙齿掉落:妥善保存,及时就医
❌常见误区
用纸巾包裹断牙、用力擦洗牙根
✅正确操作
捡牙:仅捏住牙冠,避免触碰牙根上的牙周膜组织;
清洁:生理盐水轻冲表面污渍;若无法冲洗,可暂时含在舌下(注意防止误吞);
保存:放入生理盐水、牛奶或唾液湿润环境中,30分钟内送医再植。
⚠️紧急情况
乳牙脱落无需再植,但需检查是否连带牙龈或牙槽骨损伤;
若仅部分折断,保留断片一同送医,可能用于修复。
04
异物卡喉:
海姆立克急救法,生命的拥抱
❌常见误区
拍背、抠喉、喂水或强行吞咽
✅正确操作
站于患者背后,双臂环抱其腰部;
一手握拳,拳眼对准肚脐上方两指处;
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内上方冲击,重复至异物排出。
⚠️关键提示
若患者失去意识,立即心肺复苏并拨打120;
预防更重要:
避免进食时奔跑、嬉笑,小物件远离幼儿。
05
烧烫伤:
五字口诀“冲、脱、泡、盖、送”
❌常见误区
涂牙膏/酱油、冰敷、挑破水泡、撕扯粘连衣物
✅正确操作
冲:流动冷水持续冲洗伤处15-20分钟,降温止痛;
脱:小心剪开衣物(勿强行撕脱),以免撕去水泡表皮;
泡:疼痛明显可将伤处浸泡冷水中10-15分钟,进一步降温止疼和减轻损伤;
盖:用清洁纱布或保鲜膜覆盖,减少感染风险;
送:尽早送往专业医院。
⚠️出现以下情况者不建议冲淋冷敷创面,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大于体表10%面积的大面积烧伤者;
发生在面颈、会阴等特殊部位及口鼻吸入较多烟雾的烫伤;
发生在手足部位的深度创面,表现为烫伤基底呈现苍白、蜡黄甚至焦痂碳化者。
意外发生时,
冷静判断、科学处理是关键
掌握这些校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措施,守护自己,帮助他人!希望同学们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每一天!瑞金医院与您携手,为校园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
上海市卫健委健康科普专项(项目名称:小学低年级学段“健康日”科普教育课程构建;项目编号:JKKPZX-2024-A05)
撰 文:瑞金医院生命健康科普教育讲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