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日前,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开启菲律宾之行,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承诺,并点名中国,称双方应“并肩作战”。对此,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接连发声,措辞强硬。这场亚太局势的最新博弈,究竟意味着什么?

美国防长的到访,看似是对菲律宾的“定心丸”,实则暗藏玄机。据《北京日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美菲间任何合作都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更不应渲染威胁、挑动对抗。他批评美方在南海纵容盟友挑衅滋事,编造“中国威胁南海航行自由”的伪命题,持续强化军事部署,妄图破坏地区和平稳定。郭嘉昆强调,美国应摒弃冷战思维,停止挑动意识形态对抗,不要做南海的搅局者和肇事方。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资料图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则在记者会上进一步指出,美菲军事合作不得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他提到,美国在违背承诺、背弃盟友方面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记录。这番话无疑是对菲律宾的警示:美国的承诺究竟有多可靠?

菲律宾的困境在于,它对美国的依赖并非铁板一块。自2022年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南海局势再起波澜。菲律宾一边希望获得美国的外交承诺和军事援助,一边又试图借美防长到访稳住国内政局,尤其是军方的支持。然而,美国的承诺是否能兑现,仍是未知数。正如《环球时报》报道,菲律宾国内对美国是否会延续对菲援助充满怀疑。马科斯政府的“引狼入室”策略,或许只是饮鸩止渴。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亚太布局并非铁板一块。赫格塞思此行不仅访问菲律宾,还计划前往日本参加硫磺岛战役80周年纪念仪式。这种行程安排,显然是为了巩固美日菲三方的军事同盟,试图在亚太地区构建类似北约的军事体系。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军事同盟的扩展往往伴随着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警告,亚太地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吸取欧洲俄乌冲突的教训,防止东南亚出现“北约化”。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资料图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如一。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南海分论坛上表示,中国将继续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捍卫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基础上,做南海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他提到,过去30多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处理南海问题的经验是坚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同时避免域外国家干扰地区和平稳定。

事实上,南海并非美国口中所谓的“冲突热点”。数据显示,南海是全球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每年有超过30%的全球贸易通过这一海域。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合作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繁荣。《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多年来,各方围绕海洋环保、科研、搜救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陈晓东表示,中方愿与各方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并争取在2026年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构建更加完善的南海规则秩序。

然而,美国的介入正在破坏这一进程。赫格塞思的“以实力实现和平”论调,不过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事实上,美国近年来的军事表现已多次暴露其霸权的脆弱性。从频繁出事的战斗机到被胡塞武装多次袭击的航母,美国的军事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力正在全方位提升,这使得美国不敢轻易与中国正面交锋,而是选择通过挑动盟友对抗来维持其霸权。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资料图

对于菲律宾而言,美国的承诺并非“护身符”,反而可能成为“催命符”。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的表态已经非常明确:美国在违背承诺、背弃盟友方面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记录。如果菲律宾继续“倚美闹海”,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2026年,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将成为地区局势的关键节点。对于菲律宾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选择机会。继续追随美国,可能让其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而选择与中国及东盟国家合作,则是实现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唯一出路。正如印尼前副外长迪诺·帕迪·贾拉尔所说,南海要成为合作与和平之海,必须通过务实合作项目推动共识形成。

南海的未来,不取决于外部势力的干涉,而在于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已经亮明态度:谈,大门敞开;战,奉陪到底。马科斯政府需要明白,引狼入室只会自食其果。2026年的大事,将是检验菲律宾选择的关键时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