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是中国香港著名美食家、作家、电影监制!
左起:金庸、倪匡、蔡澜、黄霑
金庸曾这样评价蔡澜:“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
倪匡曾调侃蔡澜:“这样一个人,来自哪一个星球?在地球上多久了?看来,是从魏晋开始的吧?”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蔡澜的故事~
受父亲影响
从小对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
14岁发表第一篇影评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
他早年在电影行业深耕多年,后转型为美食作家,凭借幽默风趣的文笔和对美食的独到见解,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美食文化代表人物之一。
蔡澜的父亲蔡文玄在邵逸夫和邵仁枚兄弟创办的海星电影公司(邵氏前身)工作,负责审核公司拍摄的电影。受父亲影响,蔡澜从小对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逃课去电影院看电影。
14岁时,蔡澜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影评《疯人院》,开启了他的影评生涯。
长达40年的电影生涯
监制大量经典电影
1957年,蔡澜进入邵氏电影公司,担任驻日经理,负责国外购片、宣传和发行等工作。
1959年,蔡澜前往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学习,毕业后回到中国香港。
1963年,蔡澜在中国香港定居,担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参与了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道具、木工、副导演、摄影助理等。他与李翰祥、张彻等著名导演建立了深厚友谊,并在电影监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蔡澜的电影生涯长达40年,他监制了包括《飞天女郎》等大量经典电影,包括《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等影片,还创办嘉禾下属子公司 “大路”,拍摄了《孔雀王子》《阿修罗》《力王》等特效片以及《聊斋艳谭》系列,在电影界成绩斐然。
1989年和黄沾、倪匡合作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节目收视率创下纪录。
蔡澜转型美食写作
为中国美食文化传播
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蔡澜的事业重心逐渐转向美食写作。一次,他带父母去中国香港某酒楼用餐,遭遇饭菜品质差、价格贵,服务员态度还恶劣。气愤不已的蔡澜,当即写了篇批评文章发表。没想到,这篇文章引发强烈反响,中国香港众多报刊纷纷向他约稿。
此后,蔡澜开启美食写作之路。他文风幽默风趣,坚持自掏腰包探店,点评毫不留情,深受读者喜爱。为寻美味云吞面和越南牛肉河粉,他跑遍多地。
他的《蔡澜谈吃》《蔡澜食材字典》等书籍畅销,还主持了《蔡澜叹名菜》《蔡澜品味》等收视率颇高的美食旅游节目,并担任《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2018 年开设 “蔡澜越南河粉” 店。
他的美食文章不仅写味道,还融入文化、人情,渐渐在美食界声名远扬,成为知名人物。
蔡澜还在中国香港《东方日报》《明报》《壹周刊》上撰写专栏,不单是美食,游历见闻、鱼虫花鸟、甚至情感问题皆信手拈来。
后来,他渐渐发现写作能把一个人的快乐带给很多人:“我是一个天生喜欢让别人快乐的人。总觉得要做点事情,留下点记录。”
一生交往61个女友
同时谈5个女朋友
蔡澜谈起爱情来,也和谈论电影、美食一样精彩:他曾直言不讳的说谈过至少61位女友。同时谈5个女朋友。
他对婚姻的态度和大多数人都不同,他说:如果每一段感情都要以结婚生子为目的,那是很讨厌的纠缠。
谈及剩男剩女话题,蔡澜也表示,这是外界赋予的压力,做个快乐的剩女就好;尽管去爱,“重要的是不断充实自己,爱情就来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风流”的人也走进了婚姻殿堂。
他和妻子方琼文结婚数十年,两人相敬如宾。如今妻子故去,蔡澜成了孤家寡人,却仿佛活得更加自由。
蔡澜夫妇
每月花50万住海景房
雇8个人伺候自己
钱多到花不完
在妻子去世后,无儿无女的他每月豪掷50万,住海景酒店养老。
他曾自曝钱多到花不完,再怎么挥霍,这辈子都用不光。
为维持高品质生活,他雇佣了一支8人团队,包括秘书、助理、司机、护士、管家及两名印尼外佣,团队不仅负责他的饮食起居,更提供24小时医疗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