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网消息,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美俄会谈结束后,双方未能就已持续三年的乌克兰冲突达成停火协议。俄罗斯表示愿意就黑海航运安全达成新的协议,但前提是华盛顿命令基辅遵守该协议。美俄两国官员周一在利雅得结束了长达12小时的马拉松式会谈,旨在推动俄乌双方达成海上停火。但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罗斯资深参议员弗拉基米尔·奇若夫的话称:"他们坐了12小时并看似就联合声明达成一致,却因乌克兰的立场未能通过,这非常具有典型性和象征意义。"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两国将主要讨论俄总统是否同意恢复黑海粮食协议倡议这一议题。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2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及俄乌冲突时表示,在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双方达成了针对空中基础设施的停火协议。他称,美国将讨论黑海的海上停火,以便双方能够恢复粮食、燃料运输,并重启黑海地区的贸易往来。接着,美国将着手讨论实际的前线停火问题以及更广泛的、永久性的和平方案。
普京(资料图)
知情人士告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联合声明草案已送交莫斯科和华盛顿批准,双方计划于周二公布。消息人士称,虽然声明的细节目前尚不清楚,但美国团队与特朗普政府分享的报告似乎令人乐观。在本轮美俄会谈前一天,美国官员周日和乌克兰官员在沙特举行了会谈。乌克兰国防部长鲁斯泰姆·乌梅罗夫作为乌克兰代表团的团长,形容与美国官员的谈话“富有成效且重点突出”。
美国和乌克兰目前正推动至少在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上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以避免进一步破坏。乌克兰表示,愿意接受“全面、无条件的停火”。然而,俄罗斯总统普京似乎仍在拖延谈判进展,以争取其军队在前线的推进。他的目标是将乌军完全驱逐出库尔斯克州(Koursk)俄乌边境地区。目前,克里姆林宫仅与华盛顿就暂停攻击能源基础设施达成初步共识。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问题,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他警告称,谈判仍将"十分艰难"。
普京(资料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副所长 陈宇:随着谈判进程进一步深入,俄乌双方的战场目标逻辑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从以军事目标为主导,逐步转向为谈判策略服务。以近期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攻势为例,俄军持续压缩乌军控制区,根本目的并非单纯追求军事胜利,而是试图削弱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的关键筹码。库尔斯克地区对乌克兰而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俄方通过军事施压,意在迫使乌方在谈判中作出更大让步。
考虑到美方调停的困境与各方利益的复杂交织,乌克兰局势短期内难以出现实质性变化。尤其是在乌克兰强硬姿态下,预料俄乌谈判还将继续僵持。即便如此,各方依然在寻求新的和平解决方案,但过程将会非常艰难。总结而言,乌克兰问题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牵涉到世界几大势力,就连中国也不愿被吸入其中。察觉到这点,美国呼吁第三国介入充满战略考量。对中国而言,坚持中立与和平斡旋是明智之举,避免陷入更复杂的国际局势中。
普京(资料图)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美国最初以美俄关系缓和优先设计俄乌谈判,但过程中却因各方立场不妥协、谈判难度超过了特朗普的预期,因此不得不调整策略。很显然,尽管达成一定共识,但要在“技术上”满足俄乌各自的需求,未来还有不少路要走。也正因此,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罕见地表示“普京可能在故意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