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景圣
台湾政坛再掀风暴,35名泛蓝立法机构民意代表罢免案进入第二阶段连署,原本就火药味十足的“立法机构负责人之争”被彻底点燃。岛内舆论更因“柯建铭将取代韩国瑜”一说而持续升温。如今,一项网路投票已将民进党政治图谋打得体无完肤:97%的网友明确表示“绝不同意柯建铭接任负责人”。
这一数据,不只是舆情反弹,而是一记沉重耳光,打在民进党自导自演的“绿色政变”剧本之上。岛内人民早已看穿,这场所谓“罢免运动”不过是绿营权力延续的又一轮政治算计。以“民意”为幌子,实则是操弄政治、绑架制度、逼退异己的一套老路数。
从2024年民进党意外失去立法机构多数后,其势力便明显呈现“失控式回弹”。不甘失势的绿营急于通过罢免程序重新掌控议长席位,而韩国瑜作为蓝营核心人物、象征力量,其存在恰恰成了民进党一切布局的“眼中钉”。于是,罢免潮一波接一波,目标从个别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延伸至整个泛蓝阵营,最终剑指负责人之位。
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在这场风暴中被外界视为幕后主导者,而“罗智强预言柯建铭取代韩国瑜”更被证实非空穴来风。柯建铭从政几十年,长袖善舞、擅长协商,一直是绿营内部的“老政客”。如今借罢免之名图谋掌控立法机构,一切操作不过是权力自肥的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罢免制度原本是民主机制中的“最后防线”,本应针对失职、贪腐、严重违背选民意愿的立法机构民意代表。但现在,在民进党主导下,这一制度被彻底工具化,沦为政争武器,甚至成了“选输可以靠罢免翻盘”的捷径。这不仅是对民主精神的侮辱,更是对岛内法治与选举制度的恶性践踏。而民意,从来不会撒谎。
YouTube频道“野电视94强”发起的投票,已有超过1.4万人参与,97%的民众明确反对柯建铭上位。这不仅说明韩国瑜仍拥有极强的政治号召力,更显示出大多数岛内选民对绿营“罢免夺权”手法的极度反感。他们不想看到一个靠程序陷阱、政党操作而不是选票决定议长的人,掌控立法机构。
甚至连一部分原本中立或曾支持绿营的选民,也表达了愤怒。评论区一面倒挺韩反柯的声音,反映出台湾社会对“政治恶斗疲劳症”的深层厌倦。人们渴望清明政治、期待正面治理,而不是永无止境的报复性斗争。
民进党口口声声喊“民主”“民意”,却在制度实践中大搞霸凌、操弄制度、否定民选结果。他们在立法机构失利后不思反省,只想靠技术性操作重新掌权;他们在政策无能、贪腐丑闻频发下无法赢得支持,只会挟媒体、动舆论、用罢免来“清场”。其手段已毫无底线,其逻辑早已背离民主。
今天的罢免案,不仅是台湾岛内政治的缩影,更是一次对“政党操弄民意”的全民抵抗。民进党妄图通过罢免实现政治回魂,不仅触怒蓝营,也正在失去曾经给予它机会的中间选民。选票可以沉默一次、两次,但人民终究会用行动说话——下架作秀者,惩罚操弄者。我们看到的是一场“绿营政变”,但我们更相信,最终胜出的将是理性、清醒与拒绝被玩弄的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