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嘴。

刚刚,南京楼市放出大招--

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

大嘴有些恍惚,原来南京的房子直到今天之前还在执行限售!

这项政策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时间回溯到2017年5月13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明确新购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证后3年内不得转让,即“限售令”。

也就是3年内限售。

南京市的说法是:有效满足居民各类住房置换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买了房子3年不到,就想换房子住?

买过房子的都知道,对于自住房来说,买了房子到交楼中间会有一年半载,因为开发商都是卖期房的。

即使是现房买入,自住之前是需要装修的,一般装修的时间是3-6个月,就算是精装修的,入住前也会进行柜子,家电等方面的补充。

弄完这些就入住吗?非也,大多数的情况下,房子搞完了会空置几个月,再选个黄道吉日办入伙,空置的这期间叫通风。

所以,前前后后算下来,从买房到入住,期房至少是两年后入住,现房也要一年多的时间。

入住一年多就想卖房子,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有,但不多!

还有一点是装修,假设要卖房子,市场上行的时候,装修价格可以加在房价里,因为整体房价是上涨的,当然,这个账目也不能细算,也就是个加价的理由。

但市场下行的,房子转卖基本上是参考毛坯价出售的,装修费用基本上打水漂的,甚至买房者说,你的装修我不喜欢,我买了房子还要花钱拆了重新装,房子价格还要再下降一点。

所以,结合以上现实情况,自住房三年就出售,概率是极低的。

那么限售真正影响的是哪群人呢?是炒房客!

限售就类似股票市场上的T+1,在限售政策下,房地产销售则是T+3(年)。

炒房客的做法就是低价时买入,高价时卖出,限售影响他们的交易自由度。

比如2022年买的房子,2023年房价上涨了,这个时候卖出就能赚,但由于限售,不能卖出,到2024年房子价格降了,再卖就是亏了。

所以,放开限售,其实是一种对炒房的默许行为,可到如今了,还有谁敢炒房呢?

这条政策推出后,南京的二手房市场将完全市场化,未来半个月原本限售的次新房将集中挂牌,天量的二手房倾泻入市。

用炒股的说法,熬不住就只能是割肉离场了。

扩大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范围,从购房人本人和购房人的配偶,扩大到购房人的父母和子女,支持购房人通过家庭互助,拓宽购房资金来源,减轻购房首付压力。

以前关于楼市有句玩笑话叫“掏空六个钱包”,钱包指定是在前些年就掏完了,没关系,还有公积金。

夫妻公积金不够,爸妈来凑,爸妈不够,爷爷奶奶来凑,实在不行,七大姑八大姨的公积金也可以开发成“家族众筹买房基金。”

都知道肯德基有全家桶,如今救楼市也有“全家桶”了。

当然,这事咱也得正能量的去看,一个家庭,父母、爷爷奶奶的公积金其实也是一种储蓄,但又属于不能随时提取的那种,属于“沉睡资金”。

现在沉睡资金也能提取,还能去买房,这就相当于把公积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又避免了过度依赖商业贷款加杠杆,对银行来说,也算是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然,这样的操作,南京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之前深圳、青岛、柳州已经试点了允许直系亲属公积金参与首付,至于效果嘛.....

南京为何在此时抛出这么个解禁限售呢?

在大嘴看来,在得房率更高,层高更高的“好房子”登场之后,取消限售就是一个阳谋,不仅能加速少数群体的置换,还会使存量房加速不动产化。

“好房子”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土地出让,就是要让新房的综合素质明显压过存量房,充分争夺容量变小的市场。

在容积率新规,层高新规和更多明里暗里的规划条件下,未来的“好房子已经足够把当下绝大多数的存量房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至于二手房形成的挤压状况,如今完全交由市场,解禁限售前,你房子卖不动可以归咎政策,现在卖不掉,属于你自己贪婪,无法推卸责任。

说白了,二手房市场卷不卷,跟官方无关,官方才能收几个交易税,卖地才是挣大头的。

看看最近杭州、成都、广州等地,地王一个一个的在出现,南京能不眼红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