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车主发现顺风车平台又悄悄调低了独享价格,这次降价直接把司机和乘客都推到了两难境地。



广州司机老陈算了一笔账:现在接一个独享单,每公里实际到手1块钱都不到,遇上堵车跑10公里得花一个多小时,扣除油费、平台抽成,最后可能只赚15块,“这和拼车单有啥区别?拼车还能多拉几个人,独享单时间耗不起!”

在一喂内部司机群里流行起一句话:“独享价格低过水,不如回家卖红薯”‌。南京的王师傅以前专接跨城独享单,现在直接把顺风车APP卸载了:“去年独享单广州到深圳200公里能赚300多,现在平台定价压到180块,过路费还要自己贴,算下来跑一趟倒亏钱。”不少司机开始玩起“暗箱操作”——接了独享单照样私下拼客,有司机在社交平台晒攻略:“接独享单时和乘客说车上有亲戚,平台查不到,多拼两个人就能多赚一百块。”

乘客这边也犯嘀咕。独享价71块,拼车价72块,差价才1块钱,“这点钱谁还愿意跟别人挤?”但真下单又发现司机车上已经坐着人。



更离谱的是跨城订单,杭州到苏州独享188元,拼车价162元,但司机接单后往往会要求加价:“要么补50块高速费,要么就等拼个人再走”

平台这波降价看似讨好乘客,实则两头不讨好。深圳司机群里流传着一张收益对比图:同样的30公里路程,拼满3人司机能赚65块,独享单只有48块。有司机嘲讽:“现在独享车成了慈善专车,平台抽成倒是雷打不动。”

更魔幻的是价格体系——北京晚高峰时,滴滴快车价格竟然比拼车还便宜,乘客李女士遇到过:“快车显示32块,拼车反而要35块,这不是逼着人取消拼车吗?”

这场价格混战正在摧毁行业根基。苏州司机老赵发现,以前开顺风车月入七八千的同行,现在纷纷转行送外卖:“跑车不如电瓶车赚得多,还不用受乘客气。”

乘客信任度也在崩塌,广州大学生小吴说:“上周打独享车去机场,司机半路接了两个拼车客,我投诉到平台只退5块钱优惠券,这服务还不如坐地铁。”当独享价和拼车价模糊了界限,司机赚不到钱就耍心眼,乘客花了钱却还要受指责,平台用低价换来的订单增长,恐怕迟早要被反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