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通讯员郭思秀 陈杏均 16岁孙某在未告知家人的情况下花费千元文身,后来因打架被刑事拘留后被帮助化解。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在“龙华法治”微信公众号上线“案说公共法律服务”专栏,通过精选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领域的典型案例,重点围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内容,通过“小案件”诠释“大道理”,让法律知识可触可感,推动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共鸣”转变,助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法治保护体系。
专栏首期以“别让文身刺痛青春”为主题,通过孙某“成长遗憾”的案例揭示未成年人文身的危害。16岁的孙某因追求“炫酷”象,在未告知家人的情况下花费2200元进行大面积文身,后因打架被刑事拘留。案件中,检察院经核实发现文身馆未核实其年龄即提供服务,违反《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相关规定。法律援助律师面对孙某证据薄弱维权困难的难题,“抓前端,治未病”,多维度破解困局,将该案件妥善化解在诉前,实现“案结事了人和”。通过“案情还原+法律解析+社会启示”三维叙事模式,“案说公共法律服务”专栏生动展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案说公共法律服务”专栏固定设置有“龙小司提醒”版块,以个案办理为切入点,一方面向未成年人科普文身易感染、难清除、就业受限、易被标签化等终身性危害;另一方面督促文身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身份核验义务,对未成年人坚决说“不”。通过司法建议向行业乱象“示警”,从个案到类案,助力实现“解决一个问题、根治一类顽疾”的法治效能。
“孙某案件的成功化解,是龙华区司法局践行‘保护一个孩子、规范一个行业、教育一片群体’治理理念的生动缩影。未成年人常常因追求‘炫酷’形象,而选择纹身。但是,未成年人文身具有易感染、难复原、就业受限、易被标签化等危害。‘案说公共法律服务’专栏首期通过孙某的‘成长遗憾’,主要是想向青少年普及未成年人文身对健康、学业、就业的长期影响,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我们也想以此来警示商家严守法律底线。”龙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案说公共法律服务”专栏上线后,以“贴近民生、聚焦热点、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案件回顾+法理启示”的形式,将抽象的法条融入“接地气”的生动故事,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龙华区司法局计划今年持续推出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案例,以“案说公共法律服务”栏目为纽带,呼吁家庭、学校、行业共同筑牢保护防线,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成为未成年人成长路上的坚实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