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乌美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举行会谈的酒店,新华社

中国日报网3月31日电 3月25日,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的三方会谈结果正式公布。尽管各方就黑海航运安全、能源设施停火等议题达成初步共识,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直言,涉及领土问题的谈判“最艰难”,三方未能就此形成任何突破性进展。

共识与妥协:黑海航运与能源设施的“脆弱平衡”

根据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各自公布的声明,三方在两大领域达成共识:一是黑海航运安全。俄乌承诺停止攻击商船,并禁止将民用船只用于军事目的。美国将协助俄罗斯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降低海运保险成本并提升港口准入便利。二是能源设施停火。俄美公布30天内禁止攻击的能源设施清单,涵盖炼油厂、油气管道、核电站等关键设施,并允许第三方监督停火执行。在这其中,美国一方面以“调解者”身份推动协议落地,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恢复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获取中间利益。俄罗斯外交部则明确要求美国解除对俄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制裁作为前提条件,凸显美方实际影响力的局限性。

分歧核心:领土问题成“无解困局”

在利雅得会谈期间,乌美代表团没有讨论领土问题,但泽连斯基认为美俄代表团可能就此进行了讨论。他在会谈后强调,领土问题与全面停火是谈判的“最艰难议题”。尽管俄美代表团可能私下讨论过相关议题,但乌方未与任何一方达成共识。俄方坚持现有控制区域的合法性,并强调解除制裁是俄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而乌方要求恢复2014年边界,包括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主权。特朗普政府虽推动停火,却未承诺对乌长期安全保障,反而在矿产协议谈判中施压乌克兰让渡资源开发权。

三方博弈:利益交织下的“权宜之计”

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的务实目标是通过恢复黑海航运和能源出口缓解经济压力。2023年黑海协议终止后,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受阻,此次美方承诺协助恢复出口,为其争取了关键喘息空间。对乌克兰而言,尽管获得美国短期安全援助,但乌军近期在战场被动局面削弱了谈判底气。

泽连斯基,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

泽连斯基称,若俄罗斯违反协议,乌方将“行使自卫权”,但缺乏具体执行机制。同时,特朗普政府作为“中间商”试图以制裁减免为筹码,既安抚国内农业州利益集团,又通过斡旋提升选举支持率。然而,其政策反复性已引发俄乌双方对协议可持续性的担忧。

未来前景:共识的脆弱性与和谈的不确定性

3月18日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新华社

会谈折射出美俄乌三方复杂的利益博弈,以及俄乌冲突背后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尽管三方同意继续推进技术磋商,但协议执行面临多重风险。首先是监督机制缺失。能源设施停火清单虽已公布,但未明确违约后果,第三方监督的具体形式仍待商定。此外,俄方指责乌克兰“屡次违背承诺”,乌方则质疑俄罗斯“借停火重整军备”,互信缺失或导致共识迅速破裂。此次会谈虽为俄乌冲突按下“暂停键”,但三方利益的深层矛盾仍未解决。

(编辑:王旭泉 王冰玉(实习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