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镜头,我特意来了趟青岛!”

近段时间,位于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强势出圈,成为热门打卡地,其以天为幕、以海为景、以灯光秀为光影画布的独特氛围渲染,吸引一众市民游客“到此一秀”,更有不少网友感叹这里是青岛版“维多利亚港”。

值得一提的是,为接住这一波“泼天流量”,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也积极响应市民游客的呼声,在现场设置了免费专业T台、红地毯、室外穿衣镜、暖胃小吊梨汤、室外更衣镜、现场灯光、网红同款BGM等专业配置,力图将“到此一游”变为“到此一秀”。



诚然,与“到此一游”相比,“到此一秀”是一种更加能够提供情绪价值、也更能让旅游点位深入人心的旅游文化现象。它鼓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和创意,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这种“到此一秀”的风尚正悄然兴起。夜幕降临,浮山湾灯光秀亮起,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前的红毯成为年轻人的“赛博影棚”。游客们纷纷变身“模特”,走上红毯上演“时尚走秀”,用镜头记录下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作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主会场,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建筑美学价值不言而喻。会议中心外形设计寓意“腾飞逐梦、扬帆领航”,宴会厅主体造型如海浪中的风帆,与青岛的海洋特色相得益彰。这些设计不仅展现了青岛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底蕴,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视觉体验。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青岛国际会议中心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更重要的是,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作为青岛的城市多功能厅,正逐步成为青岛城市推广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高规格、高品质的会议和活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范和青岛开放包容的活力。

当然,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之所以能够“出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将美学“二创”的权利让渡给市民游客,让市民游客成为重构城市叙事的重要参与者——这里没有游客,只有临时驻场的城市编剧。



而这样的成功经验,也可以为青岛乃至其他城市的美学推广提供有益的借鉴。

首先,城市应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标建筑和景观。这些地标建筑和景观不仅是城市的名片,更是激发游客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

其次,城市应加强对游客的文明旅游引导,通过举办各类互动活动和展览,激发游客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拍照打卡点、举办主题摄影比赛等活动,鼓励游客们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城市的美好瞬间,并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这种互动体验不仅能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的文化和特色,也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城市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等现代营销手段,扩大城市美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发布城市美学相关内容、与网红达人合作等方式,可以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的关注和兴趣。同时,城市还应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针对市民游客的合理诉求做出积极回应。

如此,也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