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近,本该是缅怀先人、家人团聚的日子,可对我来说,这却成了一道难题。
按照我们家的习惯,家在本地的女儿在第二天就要回娘家吃顿饭。
但两个哥哥却在这几天先后给我打来了电话,各自邀请我去家里吃饭。
本来是件好事,可偏偏这两个哥哥已经闹翻多年,谁也不待见谁,让我去谁家,都是个麻烦事。
去大哥家,二哥会觉得我偏心;去二哥家,大哥又会觉得我冷淡。
不去的话,又显得不近人情,好像成心躲着他们一样。
这顿饭,该去哪吃?我真是进退两难。
01
兄弟俩积怨已久,清明前夕各自出招。
其实,这俩哥哥从小感情还是不错的,小时候也没什么大矛盾。
但人一旦成家,利益纠葛一多,关系就变味了。
他们的矛盾说起来也简单,主要就是为了家产和赡养老人的问题。
当初父母在世时,大家还能勉强维持表面的和睦。可等到父母走后,两兄弟为了房子归谁、赡养责任怎么分,彻底闹翻了。
大哥觉得二哥家条件好,应该多出点钱来照顾老人。二哥却觉得,自己再有钱,也不是冤大头,不能什么都让着大哥。
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最后索性连话都不说了,过年过节都各过各的,老死不相往来。
而这次清明节,他们突然都来找我,分明是在较劲,想看看我站哪边。
可我夹在中间,实在是里外不是人。
02
选谁都不合适,我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我一边拿着手机,看着两个哥哥的消息,一边琢磨着怎么回。
去谁家,都意味着我要站队。可这俩哥哥,谁都不愿意主动和解,甚至连一句“吃顿饭就算了”的话都没说过。
我心里很清楚,他们邀请我去家里吃饭,不是单纯的亲情,而是较劲。
于是,我干脆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在家族群里发了个信息:
“清明节,我想请两位哥哥一起出来吃顿饭,大家坐下来聊聊,毕竟是一家人。”
本以为这个方案最能照顾两边的感受,结果两个哥哥的回复,直接让我泄了气。
大哥回我:“既然要吃饭,怎么不来我家?你去二弟那,就是跟我没关系了。”
二哥回我:“想吃饭可以,但我绝不会跟大哥同桌。”
看到这两句话,我心凉了半截。
他们根本就没想过和解,甚至连一顿饭都不愿意坐在一起吃。
03
何必搞成这样?
说实话,我从没想过,自己的亲哥哥,会变成这样。
以前过年过节,我们还是能一起吃饭、聊天的。可现在,就连这么一个传统节日,都要分开过。
明明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却比外人还冷漠。
我也曾想过劝和,可一想到他们的性格,谁都不肯低头,谁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这种兄弟关系,真的还有修复的可能吗?
我已经不抱希望了。
有句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作为他们的妹妹,根本劝不动,也不想掺和了。
这次清明,我索性不去任何一边,自己在家里随便吃点,清静得很。
毕竟,这样的家人关系,不必再强求了,累的是自己。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