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315,各种消费乱象曝光,让消费者心惊胆寒。

这些真相之所以能公布于众,离不开幕后的英雄们,卧底记者。

他们为了取证、获得一手资料,潜伏在“黑企”,承受身体与心理的巨大压力。

说到卧底记者,最有名的莫过于《东方早报》的记者简光洲



17年前,简光洲的一篇调查报道,不仅改变了中国乳业的命运,也让无数家庭免于毒奶粉的侵害。

只是如今,简光洲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已经不再是记者,而是白酒行业的创业者。

他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放着好好的记者不做,选择辞职呢?



三鹿奶粉曝光4年后,简光洲在微博上留下了简短的一句话:“理想已死,弟兄们,我先撤了。”

就此,他决然地告别了在《东方早报》近十年的职业生涯,那个曾经挥洒着热血与激情,践行调查记者使命的地方。

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或许五味杂陈。

当时,他的女儿一岁,每月工资还完房贷,所剩无几。

理想很重要,但生活更重要,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是理想的另一种化身。

于他而言,能够把自己的家人照料周全、生活安排妥当,让家人在安稳与幸福中生活,这同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担当。



离开媒体后,简光洲与几位朋友共同创办了环智传媒,一家专注于品牌咨询和公关服务的公司。

凭借着多年在媒体行业积累的经验和资源,环智传媒迅速在业内崭露头角,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为行业的龙头。

16年后,简光洲再次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跨界举动。他推出了以自己姓氏命名的酱香型白酒——“简酒”。

简光洲表示,他想要做一款品质好但价格不贵的白酒,让普通人也能喝得起。

取名“简酒”,不仅是因为它简单易记,更因为它承载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大道至简,人生越活越简单。



然而,简光洲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从记者到品牌专家,再到白酒创业者,他经历了心理和职业上的多重挑战。

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始终保持着对真实和价值的追求。无论是新闻还是做品牌,最重要的都是诚信。



2008年,简光洲凭借一篇“三鹿奶粉”的调查报道,引发中国乳业的大地震,间接挽救了无数婴幼儿的生命健康。

他的勇气和良知,成为中国新闻界的典范。

2008年底,简光洲凭此报道荣获“中国娇子新闻年度新锐奖”,颁奖词中写道:“真相因良知而显露,黑幕因勇气而洞开。”

事情追溯到2008年6月,甘肃某医院泌尿科主任张伟,陆续接诊了多名患有肾结石的婴儿。

这些婴儿的病情异常,且年龄集中在几个月大,这让张伟感到极为不安。经过仔细询问,他发现这些婴儿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长期食用三鹿奶粉

张伟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婴儿的病症极有可能与奶粉有关。消息迅速传开,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这之前,2004年安徽阜阳曾出现“毒奶粉”事件,当时人们认为是无良商家造成的。



简光洲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三鹿奶粉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偶然事件,而是潜藏着更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

为了揭露真相,简光洲决定深入调查。他飞赴兰州,亲自走访医院,与医生、家长交流。

在甘肃岷县医院,简光洲目睹病床上插满管子的孩子和悲痛的家长,内心深受刺痛,愈发坚定揭露真相的决心。

他当即买了几袋三鹿奶粉送去检测,检测出来结果令人震惊。

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严重超标,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极大,情况严重的会造成肾功能衰竭。

其实,从2007年12月开始,三鹿就陆续收到消费者的投诉。

直到2008年5月17日,三鹿客服部门才以书面形式,向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及领导班子进行汇报。

5月20日,三鹿集团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着手研究相关问题。得出的结论为产品可能含有假蛋白物质,但当时并未明确是三聚氰胺。

之后,三鹿集团将产品送往河北省检验检疫局进行检测。河北省检疫部门的报告显示,在送检的16个批次的奶粉样品中,有15个批次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

8月2日,三鹿集团经营班子扩大会议做出决定,准备通过换货的方式,将市场上含有三聚氰胺的产品换回。

然而,三鹿集团并没有考虑如何进行整改,而是依旧持续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产品。

当简光洲向三鹿集团求证时,对方不仅否认,还威胁要起诉他。

面对三鹿集团的压力,简光洲虽知报道可能断送记者生涯、引发乳业震动,但为无数婴儿健康,他仍冒险交报道给编辑要求隔天刊发。

当晚,简光洲的父母来电询问此事,他坚定回应“好多婴儿可能因这奶粉死亡”。



2008年9月11日,《东方早报》刊登了简光洲一篇超震撼的报道——《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瞬间在全国炸开了锅。

这篇报道不仅首次公开点名“三鹿”奶粉,更揭露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真相:三鹿奶粉中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三聚氰胺。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恐慌与愤怒。



三鹿集团瞬间陷入慌乱,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他们非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第一时间跳出来,态度强硬地否认奶粉存在问题。

甚至反咬一口,指责简光洲的报道是“恶意造谣”,是对企业声誉的“蓄意抹黑”。

这种颠倒黑白、死不认账的态度,彻底点燃了公众的怒火。

三鹿集团的狡辩与抵赖,不仅是对受害家庭的二次伤害,更是对公众良知和正义感的公然挑衅。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跟进报道,社会各界对三鹿奶粉的质疑声也越来越高。

国家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对三鹿奶粉进行全面检测。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三鹿集团终于无法再继续抵赖。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才承认,部分批次的婴幼儿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并宣布召回相关产品。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令人震惊的真相浮出水面。原来,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并非三鹿集团的个别行为,而是整个奶制品行业中存在的潜规则。

除了三鹿,还有多家知名奶粉企业,也被检测出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

一时间,整个奶制品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消费者们对国产奶粉失去了信心,纷纷转向购买进口奶粉。

2008年12月,三鹿集团在赔偿了消费者9亿后,宣告破产。董事长田文华及其他涉案人员均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2008年后,国家加强了对奶粉质量的监管,改变了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并出台了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产奶粉的质量逐渐回升。

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合格率已达到99.5%,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的抽检合格率连续九年保持在100%。

国产奶粉品牌如飞鹤、伊利等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



在简光洲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记者的担当与勇气,也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从毒奶粉事件到如今的消费市场,卧底记者们始终是守护公众利益的无名英雄。

他们用笔触揭露真相,用行动捍卫正义,哪怕面对重重阻力,也从不退缩。

如今,消费市场的乱象依然存在,但有了更多像简光洲一样的人,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撕开黑暗,为消费者点亮前行的路。

他们或许不会被记住名字,但他们守护的正义,将永远闪耀在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

素材来源:

李东东著《红蓝寄家园》——辑三 用良心守望社会

杨华玲 潘丽君 高英 著《公共关系学》(第2版)第九章 第二节 公供关系危机的过程与处理

雪山财金微博:“侠客”简光洲: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转身

微信公众号 “蓝鲸新闻”:蓝鲸对话简光洲:我一个搞调查新闻的,怎么就转型做品牌顾问了

微信公众号 “品牌与商业”:传播人物志丨简光洲:从良心记者到品牌专家

微信公众号 “磨稿子”:媒体人转型 | 简光洲:至简是我的人生态度

三鹿曝光前被遮蔽的十个月 | 南方周末

致敬之年度舆论监督: 《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 “三鹿”奶粉所致》 | 南方周末

“三鹿事件”十年后:国产婴幼儿奶粉抽检合格率达99%

作者:阿令

编辑:柳叶叨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