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以陆上作战为主,海上作战只是辅助,但是一直引人相当瞩目,“弱小”的乌克兰海军居然连创战绩,甚至炸沉了俄军的巡洋舰。2022年4月,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被乌克兰的“海王星”导弹击沉,造成俄罗斯在黑海的制海权受到挑战。不管怎么说,击沉“莫斯科”号巡洋舰对乌克兰来说都为一次大胜。
击沉“莫斯科”号对乌克兰来说是一次大胜
黑海舰队被堵家门口
根据美国媒体《纽约时报》在2025年3月30日报道,当获知“莫斯科”号巡洋舰被击沉时,美国官员感到非常愤怒,更是激怒了一些美国政客,一方面,乌克兰没有就此事警告他们,另一方面,惊讶于乌克兰拥有先进的导弹。
同时,美媒还提到了一个细节,在2022年4月中旬(也就是4月14日),美国和乌克兰海军军官在一次“常规情报”共享电话中,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美国前高级军事官员对美媒透露,当时美国人直接喊道:“哦!那是莫斯科号!”乌克兰人则回答:“哦~哦!我的天哪,非常感谢,再见!”其实美媒讲述这段经历的意思就是,是乌克兰从美国收到了“莫斯科”号巡洋舰的坐标后,才发动的攻击。
乌克兰发射“海王星”导弹画面(资料图)
乌克兰方面不承认美国媒体的说法,乌克兰海军发言人的说法为: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莫斯科”号巡洋舰位置的坐标,摧毁目标的行动完全由乌克兰海军单独策划和执行。乌克兰指挥系统与最高领导层协调发动了打击,完全否认与美国有关的说法。
这话也得分两面说,乌克兰这话也没大错。首先,美国提供的是黑海上俄罗斯军舰位置坐标的全部信息,并没有单独指明“莫斯科”号。而乌克兰方面,也没跟美国沟通过打“莫斯科”号的事情,直接按图索骥,挑黑海上最大的军舰打。这其实反映了美国和乌克兰在俄乌战争初期情报共享的混乱,美国根本没有有筛选情报,而乌克兰可以毫不费力的获得与美国人同等的情报数据。
黑海舰队旗舰被命中后,几乎一蹶不振
俄罗斯曾经希望获得黑海的完全控制权,在理论上,也拥有所需的力量,可实际却没有实现,反而陷入困境。美国媒体《1945》网站认为,俄罗斯黑海舰队被堵家门口,被迫逐渐撤离克里米亚半岛的基地,转移到新罗西斯基等纵深港口,无法达到对黑海的完全控制。美国媒体称,自从“莫斯科”号被击沉后,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末日”就开始了,陷入了大麻烦,目前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应对现代危胁,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败。
甚至连船坞中的潜艇也遭到了打击
英国国防部汇总的乌克兰袭击黑海舰队舰艇信息
美国媒体指出,俄罗斯黑海舰队本来准备防御北约,没想到对俄乌战争毫无准备。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在2024年的一份文件称,“俄罗斯曾经引以为豪的黑海舰队被乌克兰的无人机和导弹摧毁,这必定是现代军事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一系列海战失败的事件”。2024年春天,英国国防部宣布,俄罗斯黑海舰队“功能停用”。有关的说法不免有点夸张的成分,但是俄罗斯黑海舰队处于困境也确实为事实。
中国海军要撕开岛链封锁
乌克兰几乎没有自己的海军,依然可以与俄罗斯黑海舰队对抗,先后有多艘军舰被击沉或击伤,其舰队驻地也一样接连遇袭,先有海军船坞遭到打击,后有舰队指挥中心遭到袭击,其损失惨重值得各国吸取经验教训。
乌克兰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北约在背后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不仅提供了装备,尤其是无人机和无人艇,还了提供更准确的情报,没有北约的情报支持,乌克兰军队的许多行动都无法展开。
无人艇作战,其实背后都离不开北约的支持
美国正在沿着第一岛链,建立对东亚作战的“岛链”体系,试图从海上对中国海军进行封锁。中国海军舰艇要前往太平洋、印度洋,需要经过多个关键海峡,对马海峡、宫古海峡、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都由美军或者其盟友控制,驻扎有重兵。
NMESIS系统试射反舰导弹画面
如今面对中国海军的兴起,美国打算加强其封锁。根据美国媒体的消息,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在访问菲律宾时,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会谈后宣布,将在4月份的美菲“肩并肩”演习期间,在菲律宾部署美军的“远征舰艇拦截系统”,又称NMESIS,尚不确定具体部署位置,但是从其发射反舰导弹射程分析,如果部署在巴丹群岛的巴斯科岛,几乎可以封锁巴士海峡。
美菲要进一步高强度合作
如果要打破封锁,我们只能撕开岛链封锁,不能学习俄罗斯海军只是进行海上封锁,也必须考虑直接控制海峡,把海上通道控制在自己手中。俄罗斯海军犯下的最大错误是:只是单纯派出舰艇进行巡逻,没有控制乌克兰的海岸线,令乌克兰海军有了生存空间,可以部署陆基反舰导弹等进攻型武器。如果不能将对手的活动空间占据,那么永久无法消除威胁。
美国海军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作战陷入僵局,原因与俄罗斯海军类似;只是海上行动,不控制海岸线,不进行地面战,给了对方反击的自由。我们必须要吸取美俄的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了。
黑海舰队司令部都被炸,这个教训必须说是相当深刻
俄罗斯海军在黑海的作战行动并不成功,只是双方力量差距太大,俄方还可以承受损失,乌克兰却无法利用有利态势,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