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佛教有两大领袖,班禅与达赖。
按藏地传说,班禅活佛是阿弥陀佛转世,达赖活佛是观音菩萨转世。
按理说,班禅的级别要比达赖高。但在事实上,达赖活佛在封建时期的藏地却是政教合一的真正领袖,在藏民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至于为什么,后文有讲解。
1702年6月,喜欢半夜溜出去“寻欢”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前呼后拥之下,来到扎什伦布寺。按计划,他在这要做两件事。
仓央嘉措塑像
第一:给大伙儿讲经;
第二:他要受比丘戒。
这个比丘戒的戒律多达250条,受这个戒相当于佛教弟子的“成人礼”。而六世达赖在受戒后,将正式成为藏地领袖。所以,这个仪式的意义可想而知。
然而,等到了扎什伦布寺,仓央嘉措却当着五世班禅和众多黄教老前辈的面儿,提出了一个前无古人,也基本后无来者的要求:还俗!
一时间,现场一片死寂,大小喇嘛是瞬间“石化”。
那么,这仓央嘉措到底是怎么成为的六世达赖?
他为什么要还俗?
而他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转世灵童
首先,先填个“坑”。
为什么达赖喇嘛会是藏地政教合一的领袖?
遥想神话年代,观音菩萨的弟子~大力猴在喜马拉雅山修炼,是为猕猴禅师。但是,他在修行的过程中,被罗刹女爱上了,而且,罗刹女还说要是他不娶自己,自己就自杀。
于是,猕猴禅师陷入两难,娶吧,就是破戒,不娶吧,人家姑娘要自杀,这可如何是好?
这个故事也是日后仓央嘉措那句“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来历。
最后,大力猴只能去找师父观音菩萨。而观音菩萨却爽快地允许他结婚。
就这样,猕猴禅师娶了罗刹女,他们子孙就成了藏地高原的先民。
不过,这些子女有点笨,不会摘果子,更不会种地,被饿的是七荤八素。而因为孩子太多,猕猴禅师也管不过来,便又去找师傅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告诉他日后会有有德之君来统治雪域高原,照顾他的子孙。而事实上,君王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同时,观音菩萨化身的达赖喇嘛还承担起教化众生的重任。
如此,就能理解为什么达赖喇嘛在日后可以成为藏地政教合一的领袖,并在藏民心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好了,填完这个“坑”,下面再说说仓央嘉措是怎么成为的六世达赖,在这其中,其实是有着非常复杂的背景。
在明末清初时,在西藏喇嘛教中,格鲁派是老大。但是,其他教派对格鲁派的位置一直虎视眈眈,西藏的各路政治势力也想通过宗教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在私下里会支持其他教派。
五世达赖在年轻时没什么根基,被其他教派排挤的不行,甚至还曾逃到山南避难。
极其郁闷的五世达赖对此十分不甘,便联合了青海的首领固始汗,借兵平定了藏地的纷争。
此后,五世达赖和固始汗一起在藏地建立了噶丹颇章王朝。不过,固始汗属于小富即安的类型,这就让立志开疆拓土的五世达赖十分不爽,但限于自己没兵,也只能先将就着。
好在五世达赖有一个核心优势~“续航能力”强。1652年,也就是顺治9年,固始汗死了。于是,五世达赖终于成为藏地唯一的首领。为了巩固统治,五世达赖率领喇嘛团觐见了顺治,并得到了清朝的正式册封。
此后,藏地虽然表面安宁,但暗地却波涛汹涌。各地部落你争我夺,和其他教派暗通款曲;失去大权的固始汗子孙随时伺机而动;而大清也在考虑在西藏扶植亲清势力。
这一切暗流,只是被五世达赖的巨大威望暂时压制。不过,在1682年,也就是康熙21年,五世达赖要不行了。他知道在自己死后,各派势力肯定蜂拥而起,自己这么多年要白忙。
怎么办?
经过深思熟虑,五世达赖嘱咐自己的心腹,同时也是格鲁派二当家的桑结嘉措,在自己死后,要秘不发丧。
桑结嘉措虽然被吓得不轻,但为了格鲁派的大权,只能谨遵师命。
在五世达赖圆寂后,桑结嘉措秘而不宣,只是对外宣称五世达赖“入定”,不见外人。
同时,他抓紧寻找转世灵童,为的是一旦日后真相败露,也好立刻能让六世达赖接班。
1683年,也就是康熙22年,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的一个红教家庭,是门巴族。所以,他是唯一一位既不是藏族,也不是蒙古族的达赖喇嘛。而且,红教和黄教不同,人家能结婚。
事实上,桑结嘉措之所以会找一个红教的孩子作为转世灵童,目的也是要扩大黄教在红教地区的影响力。
1685年的一天,2岁的仓央嘉措抓住了五世达赖的遗物,于是,他就是未来的六世达赖了。
不过,兴奋的父母和这个不懂事孩子根本不知道在这背后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政教漩涡。
大情种
在成为转世灵童之后,仓央嘉措就被接到山南一个叫勒布沟的地方,并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离宫里学习了10几年的佛法。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转世灵童。
1696年,康熙领兵干掉了心腹大患噶尔丹。
要说这事儿本来和西藏没啥关系。然而,噶尔丹曾经跟五世达赖学过佛法,和桑结嘉措还是好哥们儿。
当年,桑结嘉措在五世达赖圆寂后,曾经找噶尔丹帮过忙,所以,噶尔丹的心腹都知道五世达赖早就圆寂的事儿。
噶尔丹被俘后,宁死不降,也没说出这事儿。不过,他那几个心腹,为了表忠心,就把真相告诉了康熙。
这下,康熙被气得不轻。因为在前几年,桑结嘉措还以五世达赖的名义,向朝廷请封。康熙呢,还大笔一挥,封了五世达赖一个定语极其复杂的“大法王”称号。
而且,五世达赖又是藏地第一个向清朝请封的活佛,政治意义非常重大。可现在有人告诉他,五世达赖都死了十几年了,这不是要欺君造反嘛!
盛怒之下,康熙给桑结嘉措写了一封措辞极为严厉的信,问他:你啥意思,是找打吗?
桑结嘉措被吓得直冒汗,赶快上表认罪,并把五世达赖对自己的托付和盘托出,请康熙饶命。
要说康熙还是挺仁义,就没再追究这事儿。于是,欣喜若狂的桑结嘉措欣喜赶快派人把已经15岁的仓央嘉措接到布达拉宫。
也就是说,仓央嘉措直到此时才知道自己居然要当六世达赖。这对于别人来讲,是一步登天,可对于天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仓央嘉措,简直是晴空霹雳。
1697年,莫名其妙的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坐床”,正式成为六世达赖。
这下可好,在小黑屋被关了十几年的仓央嘉措又转到了一个更大的牢笼。对此,仓央嘉措怎么能忍。于是乎,每天都有很多大师追着他,求他赶快学学经书。
同时,仓央嘉措虽然名义是达赖喇嘛,但事实上,只是桑结嘉措的一个傀儡,只有任人摆布的份儿。这让年轻的仓央嘉措十分郁闷。于是,为了排解心中的抑郁,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自由和爱情,也是为了反抗桑结嘉措和戒律的控制,仓央嘉措开始放荡形骸,纵情声色。
据传说,一到晚上,仓央嘉措就乔装改扮,偷偷溜出布达拉宫,到拉萨街头流连忘返。后来,这位活佛居然留起来头发,穿着绸缎便服,带着戒指到处溜达,并且在女朋友家过夜。
然而,在一个大雪之夜,他留下的脚印暴露出他和女朋友的“爱巢”。不久之后,他的爱人被杀。这让仓央嘉措是心如刀绞。从那时起,他只能带着对爱人的无限思念,与情诗为伴,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凄美的诗篇。
1702年6月,仓央嘉措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或者说是别人认为的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
在前呼后拥之下,仓央嘉措离开布达拉宫,前往日喀则,要在扎什伦布寺由五世班禅对他授比丘戒。
结果,谁也没想到,这位六世达赖把大伙儿“轰”的是七荤八素。
自由
按黄教的规矩,僧侣在20岁之前只能受沙弥戒。
沙弥戒其实很简单,原则上只有10条,而且,还能打折,把10戒压缩为8条戒律。
没错,这就是“八戒”,是不是很熟悉?
这个“八戒”的适用范围很广,有善男信女想体验一下出家生活的话,持“八戒”就行,最短的是一天,而且,不受次数限制。
但是,比丘戒可就严格了,有250条严格的戒律。受了比丘戒,僧人就是正式的僧人了。在外人眼里,受了比丘戒的僧人十分木讷,但僧人自己会觉得很庄严。
所以,受比丘戒对于僧人来讲,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更别提,仓央嘉措还是转世活佛。因此,他的受戒仪式异常盛大,同时,这对于黄教界,都是一件大事儿。
所有的僧人在盯着,所有的藏民在盯着,蒙古的首领们在盯着,大清皇帝也在盯着,朋友在盯着,敌人也在盯着。
对于仓央嘉措来讲,受了戒之后,他的人生将一马平川。
他是转世灵童,藏民都对他顶礼膜拜;桑结嘉措在帮他管理着藏地,他也不用操心;最好的师傅将向他传授最完备的黄教密法,这将让他不用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在常人眼里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东西,在仓央嘉措这简直就是唾手可得。而仓央嘉措为这“滔天富贵”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一点自由而已。
当然是,这自由却是仓央嘉措最珍视的东西。
所以,在这个按部就班,不该有什么意外的仪式上,意外不出意外地发生了。
仓央嘉措不但拒绝讲经,还拒绝受戒。而且,他还请五世班禅把自己受过的沙弥戒也收回。
最后,仓央嘉措甩出了自己的“大杀器”:还俗!
这把五世班禅、桑结嘉措和大小喇嘛惊得是目瞪口呆。这哪是“还俗”,简直是惊世骇俗。过去从来没有达赖喇嘛要还俗,而且,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了。
要是他真还俗了,黄教简直是要面临一场灭顶之灾,五世班禅、桑结嘉措和大喇嘛们根本没法向信众交代。而且,其他政治势力和教派势必会群起攻之,取代格鲁派的统治地位。
好在,在众僧一波又一波的央求下,仓央嘉措总算受了比丘戒。但是,这活泼的六世达赖可是让桑结嘉措是大为头疼。
眼看要镇不住场子,桑结嘉措用了个昏招,居然在1705年,暗中指使手下给政敌下毒。
结果,人家发现了,不但发现了,还出兵杀了桑结嘉措,并上奏康熙,说桑结嘉措造反,而他立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也沉溺酒色,不干正事儿,请朝廷贬废。
康熙闻讯大怒,遂下旨废六世达赖,并押送北京。
1706年,在走到青海湖时,仓央嘉措坐化圆寂,年仅23岁。
不过,有人说他其实没死,而是去了五台山修行;还有人说他是周游各国,最后以64岁高龄在阿拉善去世。
总之,仓央嘉措莫名其妙地消失在历史长河。
虽然,他为佛教没做出什么贡献,但他留下的情诗却流传至今,也算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吧。
素材来源:
光明网丨20岁的叛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拒绝受戒
央广网丨仓央嘉措:浓浓的挣扎与爱, 纯纯的才情与诗
中国网丨一个诗人喇嘛活佛至今被人传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