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和蒙古国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美国国防部的将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定性为华盛顿“可靠的、有能力的和天然的合作伙伴”。
美国通过教育对蒙古国进行政治渗透,1991年至2021年间,美国向蒙古国全国派出将近1500名志愿者,重点实施英语语言培训和医疗教育项目。
2023年,美国国务卿西松访问蒙古国,随后2个月内副国务卿也对蒙古展开访问,并持续强调美蒙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然而,美国试图拉拢蒙古国的企图却屡屡碰壁,只因蒙古一招独特策略。
蒙古国究竟有何“独门绝技”?
美国拉拢蒙古国的企图
1996年,美国与蒙古国之间先后签订两份军事协定,这两份协定条款白纸黑字规定,双方具备互派军队到对方国家参与维和交流等活动的合法权利。
令人震惊的是,美国在其中的模糊条款中竟然暗藏玄机,为美军在特定情形下临时进驻蒙古国埋下伏笔。
美国表面上打着维和、交流的幌子,实则是试图借此在亚洲内陆心脏地带搭建一个军事前沿观察哨,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配合其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军事战略部署,对潜在对手形成战略威慑。
蒙古国就像一颗内陆“钻石”一样,紧紧镶嵌在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大国之间,美国一直试图从各个维度遏制中俄的发展,而拉拢蒙古国无疑是一招妙棋。
一旦成功将蒙古国纳入自身势力范围,便能在中国和俄罗斯紧密相邻的政治格局中,巧妙地找到一个潜在的“渗透点”。
美国也可以借此为依托,在中俄边境附近逐步构建起一个强大的情报收集网络,凭借蒙古国的空域、陆域,窥探中俄内陆地区的军事部署动态,进而为其后续的军事决策提供精准依据。
蒙古国境内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宝藏,简直就是一座尚未被完全开发的资源宝库,这里有大量的铜矿石、金矿,还有令美国求之不得的稀土资源。
自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美国就将目光急切地投向拥有丰富稀土储备的蒙古国,试图通过投资、合作开发等种种手段,撬开这座资源富矿的大门,掌控稳定的稀土供应渠道。
美国为了能拉拢蒙古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预谋了几十年,但最终还是没能落个好下场。
2003年,美国开始与蒙古国举行双边军演,起初规模尚小,仅作为美蒙两国军事交流的初步尝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到了2006年,这场军演已发展成为多国参与的综合性军事演习。
美国借此平台,将蒙古军队深度卷入其主导的军事互动体系之中,在实战演练、战术协作、军事理念灌输等多个层面施加影响,使蒙古军队越来越依赖美国的指导与支持,为美国后续的军事渗透与战略操控奠定基础。
2018年,美国国会起草一份法案,该草案的核心要义在于全力促进美蒙之间的双边贸易,尤其聚焦于为蒙古国纺织品和丰富的原材料打开通往美国市场的绿色通道。
这背后,一方面是美国对蒙古资源的觊觎,另一方面是,美国想借此进一步掌控蒙古的经济命脉,使蒙古在经济上对美国形成深度依赖,从而更容易听从美国的指挥。
2019年,两国毅然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高度,这绝非简单的名分变更,背后蕴含着更深层的战略意图,美国欲将蒙古打造成其在亚洲内陆关键的战略支点。
美国试图借助这一战略层级的提升,在军事部署、情报共享等多个领域与蒙古开拓合作空间,进一步巩固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优势。
2023年,美国国务卿和副国务卿先后2个月内踏上蒙古国土,与蒙方高层进行深入交流,他们多次公开强调美蒙战略伙伴关系对于双方未来走向的重要性,试图给外界传递一种美蒙深度捆绑的强烈信号。
更为震惊的是,美国竟然还妄想在蒙古建立军事基地,2024年,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任职后首次外访就前往蒙古国,美方还在私下与蒙方就设立军事基地一事进行深入沟通,美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可以说,美国的一举一动都试图在拉拢蒙古国,逐步将蒙古纳入其预设的轨道。
然而,美国想要在蒙古国建立军事基地的请求被狠狠拒绝,美国试图拉拢蒙古国的行为屡次失败,原因就是因为蒙古国的独特策略。
蒙古国的独特策略
美国多年来对蒙古国的种种拉拢行径屡屡以失败告终,这背后的关键原因,正是蒙古国巧妙运用的一招独特策略—平衡术。
蒙古国自冷战结束后就开始实施“第三邻国”策略,就是在维持与中俄传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相当于“脚踩第三只船”。
这一策略初衷是蒙古国希望摆脱地缘束缚,拓展外交空间,寻求更多的经济援助和发展机会。
蒙古国也认为与多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特别是与军事强国发展关系,可以增加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平衡中俄对其影响。
而美国就是蒙古最重要的“第三邻国” 之一,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蒙古国虽与美国建立紧密联系,但绝非是一头扎进美国怀抱,而是在大国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平衡。
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关键问题上,蒙古国始终坚守底线,当美国试探性地提出在蒙古国国内建立军事基地时,蒙古国毫不犹豫地严词拒绝,明确向全世界宣告蒙古国领土上永远不会出现外国军事基地。
与此同时,蒙古国还一边与中俄进行稳固的联系,蒙古国频繁与中俄高层开展互访,就边境问题、区域合作等诸多议题深入磋商,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
蒙古国还与中国共同举行陆军联合演习,通过实战化演练,增进双方军队协同作战能力,强化战略互信。
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平衡外交,让蒙古国既能享受中俄经济红利,又能借助美国等“第三邻国”适度制衡,避免过度受制于单一力量,从而确保了自身在国际中的自主性与稳定性。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南阳政法:2024-05-24:蒙古国“第三邻国”外交政策破产,碰壁后转头倒向中俄两国!
瑶音万里:2024-05-13:中蒙联合训练刚拉开帷幕,中俄天然气就改道,为何不经过蒙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