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近期,中方高层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领域重要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中方就美以芬太尼为由对华加征关税、有关301调查以及拟出台“对等”关税等表达严正关切,希望美方尽快回到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的轨道上来。美方表示,双方坦诚对话很重要,可增进相互理解,有助于解决出现的问题。

日前,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该关税将如何影响中美合作?“我们注意到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纷纷做出了回应。”郭嘉昆对此表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繁荣是靠加征关税实现的。美方的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无益于解决自身的问题。



华盛顿(资料图)

日前,“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对亚太合作影响”分论坛举行。《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这是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备受关注的分论坛之一,现场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全程站立听会。中美关系如何回归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轨道,是这场分论坛的重要话题。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原驻美国大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周文重在发言中说,中方强调中美合作宗旨是合作共赢,对抗冲突不应该是我们的选择。

在3月28日举行的“金融圆桌:转型金融与零碳未来”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肯定了中美在绿色金融方面的积极合作。人民银行及美国财政部是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双组长”,在过去几年合作中形成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G20转型金融框架》两份重要文件。易纲表示,当前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成效卓著,下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也是肯定会有的。



贸易(资料图)

近些年来,由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不断加深,尤其是在贸易战、台海问题这类敏感问题方面,两国之间的互动看上去愈发紧张起来。不过在3月中旬的时候,美国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来华访问,这一举动打破了这种沉静的局面。作为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忠实拥护者,戴恩斯的中国之行不但具备象征意义,而且或许会给两国带来崭新的外交态势。戴恩斯的这一旅程,背后有着美国国内政治的因素,同时也寄托着他个人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关切。

“但是特朗普是有非常不可预见性的领导人,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当然我们的目标是找到最佳结果,所以最关键的是美中之间的合作。”朱民表示,对中美之间的技术合作比较乐观。但他同时强调,如果美国对中国征收高关税,中国就不得不进行报复。朱民进一步谈到了DeepSeek,他觉得其发展趋势不仅预示着未来全球化的走向,还有望改变当前贸易战、关税战带来的不利影响。“我觉得关税战、贸易战没有用”。



贸易(资料图)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美经贸合作在2024年依然表现亮眼:中美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特斯拉、埃克森美孚、百事公司等众多美国企业在中国开启新投资、落地新项目;第七届进博会上,美企参展总面积最大;第二届链博会上,参展美企数量居境外参展商首位……一系列数据和案例表明了一个清晰的事实: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向世界敞开大门,吸引了众多美国企业继续投资中国、扎根中国,抓住中国发展机遇,共享中国发展成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