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刚过去半个月,杨铭宇黄焖鸡、小龙坎火锅的后厨乱象仍令人印象深刻。
就在许多不良商家以为315已经过去,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央视记者又杀了个回马枪。
图源央视新闻
发现这几个卖得如此火爆的水果竟然是骗局,坑钱不说还伤害人的身体健康。
快看看你吃过没有,以后一定要避雷!
添加剂泡出的“金西梅”
这两年在旅游景区里,常常能看到一种颜色极为鲜艳的“金西梅”,它们整齐地码放在摊位上,像色泽十分诱人的艺术品一样。
旅游区的“金西梅”
过往的游客,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家长,往往会被其吸引,一问价格可不便宜,比普通的西梅要贵上好几倍。
但许多人想着出门旅游,尝尝新鲜玩意儿,也就咬咬牙买了。
齁甜
可你知道吗?这看似诱人的“金西梅”,根本不是真正的西梅。
经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它们其实是大量添加剂泡出来的小桃子。
图源央视新闻
通过特殊的染色手段,让它们摇身一变,有了西梅那迷人的色泽。
把残次品以高价卖出,还引得游客们纷纷抢购,这事儿想想就挺气人。
更让人担忧的是,如果消费者长期食用大量的添加剂和色素,会对咱们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影响。
2021年就曝光过一次
“野生猕猴桃”真假难辨
许多朋友都知道猕猴桃是营养成分最多的水果之一,富含各种维生素,许多小朋友长身体的时候可以吃。
而野生猕猴桃的营养更丰富,其维生素含量比人工栽培的品种高得多,还富含矿物质。
野生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
但野生猕猴桃的产量是非常低的,它们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中,导致采摘难度极大,运输更是不便。
可在一些景区,却能大量看到“野生猕猴桃”在售卖,这其中的猫腻就大了去了。
图源网络
原来,这些所谓的“野生猕猴桃”只是水果人工种植基地里的残次品,放在平时是要被淘汰的。
由于光照不足、生长环境差等原因,这些猕猴桃长不大,品相不佳,在正常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好价钱。
个头小,口味酸涩
不良商家便盯上了“野生”这个噱头,将它们包装成野生猕猴桃,卖给不明真相的游客。
游客以为自己买到了十分稀缺的野生猕猴桃,回家一吃发现酸涩无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就是这个味道。
图源央视新闻
其实咱们吃猕猴桃,真没必要非得追求野生的,人工种植的猕猴桃经过科学的培育和管理,品质更有保证。
就好比买衣服,非要去买那些打着“外贸尾单”旗号的产品,十有八九会被骗。
买普通猕猴桃即可
害人不浅的“爆炸桃”
“爆炸桃”这名字听起来就挺唬人的,听起来还以为是新品种。
商家更是将其包装成“网红水果”,宣传语说得那叫一个诱人:“炸的越裂最丑的就越甜”。
“爆炸桃”
很多人一听,好奇心就被勾了起来,想着尝尝这独特的水果到底啥滋味。
可央视记者一探查,发现这所谓的“爆炸桃”不过是普通的冬桃罢了。
图源央视新闻
这些冬桃的果皮之所以会裂开,是因为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暴雨,或者缺乏某些关键营养元素时,导致果实细胞壁强度降低。
在果园里,这种裂口的桃子其实是次品,说白了就是坏桃。
网友评论
但不良商家的脑洞大开,把它们包装成了“网红水果”。
买到这种桃子不光是被骗钱,最主要的是对健康有很大威胁。
由于果皮破裂,桃子很容易沾染细菌、生长霉菌,想想就让人恶心,咱们吃了可能会引发腹泻、呕吐等症状。
对身体健康有害
“藏乌梨”骗局
从去年年底开始,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名为藏乌梨的水果,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商家的宣传那叫一个厉害,说这藏乌梨是产自“世界之巅、川藏特有”,是当地出了名的水果。
商家宣传画面
还宣称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甚至有抗癌功效,很多人一听,想着为了家人的健康,再贵也得买啊。
然而许多川藏的网友刷到藏乌梨之后,纷纷表示压根没听说过这样的水果。
事实上,这藏乌梨根本不是什么高原特产,而是普通的梨子经过高温加热,使表皮氧化变黑而成的。
“藏乌梨”制作过程
不良商家为了制造噱头,编造了各种虚假信息,什么“三年才结果”“千年古树培育”,全是瞎扯。
很多消费者在得知真相后,直呼被收割了智商税。
消费者本想着买点好东西补补身体,结果却被这些不良商家用这种低劣的手段给骗了,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其实就是普通的梨
“水果西兰花”是个啥?
央视曝光的水果骗局里,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当属“水果西兰花”。
商家把这种小西兰花宣传得神乎其神,说它营养含量超高,是专门为减脂人群打造的神器,还声称“一颗西兰花所含膳食纤维顶15根香蕉”。
水果西兰花骗局
很多追求健康、注重身材管理的人一听,立马就心动了,毫不犹豫地掏钱购买。
但实际上,这“水果西兰花”不过是没长开的残次品,它们要么是从大西兰花上切下的小块,要么就是因为生长不良,没能正常发育。
没长大的西兰花
商家为了赚钱,就给它们披上了“水果”的外衣,用虚假宣传来误导消费者。
许多健身人士把它当成每天补充营养的代餐,殊不知吃久了就会发现根本没那么高的营养价值,完全是智商税。
还有辣椒芒,也是骗人的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奇的水果不断涌现,商家的宣传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咱们作为消费者得擦亮眼睛,不能光听商家说什么,还得自己去判断。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加大对这些虚假宣传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老百姓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