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波斯湾上空再度阴云密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发出最后警告,“如果伊朗拒绝达成核协议,美军将实施史上最大规模轰炸。”

特朗普的意思已经相当明确,美国已经准备好了对伊朗发动战争。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首度证实,伊朗已正式回绝美方的直接谈判邀请。

与此同时,伊朗境内的上千枚导弹已经上发射架,美伊之间的局面正滑向最危险时刻。



据观察者网报道,3月30日的电视采访中,特朗普对伊朗展现出了极具压迫性的姿态。他宣称伊朗若不同意核协议,将面临"史无前例的轰炸行动",同时不排除重启类似2018年的二次关税制裁。

这种军事与经济手段的组合拳,是美国对伊朗“窒息式打击”的升级版。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特意强调轰炸规模将超越以往,这显然是在针对伊朗于苏莱曼尼遇袭事件后扩建的防空体系。

五角大楼情报显示,伊朗近年在地下洞库部署了超过3000枚弹道导弹,其中"霍尔木兹"-2型导弹射程已覆盖波斯湾等地的所有美军基地。

至于所谓的“二次关税”,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曾建立涵盖50个实体的一级制裁网络。若启动二级制裁,将威胁与伊朗贸易的第三方国家,美国想用这种“长臂管辖”的方式,迫使中俄欧等经济体选边站队。

面对美方高压,德黑兰展现了“抗争到底”的姿态。佩泽希齐扬3月30日电视讲话透露,伊朗明确拒绝直接与美对话,但保留间接沟通渠道。



这种“关门开窗”的策略,既保全了“不向强权低头”的政治正确,又为美伊局势转圜留下余地。但与此同时,伊朗也在做最坏准备,也就是与美国正面“硬刚”,爆发一场难以预料的冲突。

伊朗对抗美国的底气源自多个方面。在经济方面,伊朗同中俄的合作,确保了关键物资的输入通道,确保了伊朗的石油出口业务不至于被“连根拔起”。

在军事方面,伊朗此前曾透露,其地下导弹基地采用“蜂巢式”结构,重要设施最深在500米岩层之下。伊朗手中的高超音速导弹,理论上可突破美军宙斯盾防御系统,这种打击能力是伊朗的威慑王牌。

回顾美伊此前的交锋,我们可以发现,自2018年以来,美伊关系持续紧张,美伊之间至少存在着三大死结。

首先是核武器问题,美国要求伊朗永久弃核,伊朗则要确保政权安全;其次是地缘局势问题,伊朗领导的“抵抗之弧”,一直是中东美军和以色列的心腹大患;最后是政治立场问题,伊朗领导人哈梅内伊一直主张反美,美国也在不遗余力地为难、“绞杀”伊朗。



可以预想到的是,特朗普若执意发动对伊朗的战争,将会让美国再次陷入中东战争泥潭。历史已经证明,近几十年以来,美国失去了在战争中受益的能力,每次战争都会加重美国的负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