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也门胡塞武装与美国的军事对抗吸引了全球目光,美军甚至从台海借调来了航母战斗群鏖战胡塞。

短短 72 小时内,胡塞武装对美军 “杜鲁门” 号航母发动四次袭击 ,但罕见的是,几天下来却没报道取得了什么像样战果。

这就有意思了,一支看似装备简陋的地方武装,为何能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正面交锋,甚至将美军拖入战争泥潭?



美国“折戟”也门,70次空袭,7人伤亡?炸了个寂寞

说美军折戟也门,倒不是说有确切消息胡塞武装伤到了美军航母,主要是指根据目前报道来看,美军即便调来了双航母战斗群,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取得的战果极为有限,不过消息来自胡塞的媒体统计,可能统计不完全或有宣传的成分,但能反映美军确实战果甚微。

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 3 月 30 号报道说,美军在也门萨那地区搞了好多空袭行动。3 月 29 日到 30 日凌晨,美军总共发动了 7 次空袭,仅在30 日凌晨就有 3 次。



从 27 日深夜开始,美军已经发动了将近 70 次空袭,有 5 人因此死了。另外,27 日到 28 日晚上,美军还炸了也门萨那的国际机场,对也门其他省份和胡塞武装营地进行了 40 多次空袭,导致 1 人受伤。

28 日深夜,美军又对也门首都萨那等好多地方实施了 26 次空袭,造成 1 人死亡。不过呢,尽管美军对胡塞武装打击得挺频繁,但效果不咋地,伤亡人数少得可怜。

“地利人和”,如果出动地面军队,怕又是一个帝国坟场!

当前美国的主要的打击手段主要是战机空袭,也门之所以能顶得住。“地利”因素不得不提,看过也门的地形图就知道美国为什么不地面出兵了。

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与沙特阿拉伯、阿曼、索马里等相邻。也门地势复杂,山地高原、沙漠和海岸平原等地形交错,境内还有许多火山、峡谷和沙漠,地形变化多样。有地下工事,再加上往山沟沟、丛林里一钻,你美国人就找去吧。

2200公里的海岸线,位于西南的曼德海峡还是国际重要通航海峡之一,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在红海上还分布着112个岛屿。胡塞武装对当地地理环境熟悉,能够利用这些地形有效地躲避美军的打击,还在也门北部山区构建了类似 “地下长城” 的防御工事。



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披露,美军的巨型钻地弹在面对胡塞武装的钢筋混凝土与花岗岩复合防护层时,难以穿透到足够深度,其指挥所深藏于地下 60 米,且内部布满 “蜂窝状” 弹药库,设有独立通道,增加了美军打击的难度。

同时,人和也不得不提,从胡塞内部来说,他们采用 “网状指挥体系”,即便损失高级别成员,如 2024 年已确认 3 名导弹工程师遭定点清除,仍能保持日均 5 - 7 次袭击频次,显示出其技术扩散程度已达“去中心化”阶段,组织的稳定性和作战持续性很强。

胡塞武装有着强烈的战斗意志,胡塞武装有着强烈的战斗意志和宗教信仰支撑。他们将与美军的对抗视为保卫国家和信仰的战斗,面对强大的美军毫不畏惧,坚决抵抗,这种坚定的信念使其能够在长期的战争中保持高昂的斗志。

沙特与伊朗 2023 年和解后,胡塞武装还能获得更稳定的外部补给,其导弹零部件供应链已延伸至至少 6 个国家,外部的支持增强了胡塞武装的作战能力和持续作战的底气。

中国战争艺术在也门回响?

战略战术上也非常关键,解读胡塞武装的很多战法都与中国的战争艺术不谋而合。可以说那是深刻领会了游击战,麻雀战,运动战,持久战,人民战争的精髓。

先说游击战,胡塞武装就像苍蝇一样,到处飞,神出鬼没,就连到现在,美国都不知道胡塞武装的头目到底是谁。就连胡塞武装经常露面的发言人叶海亚·萨里阿,也是随时发言,完事后,骑上摩托车,就直接消失得无影无踪。

美国轰炸也是乱炸,根本伤不到胡塞武装核心。胡塞武装还采用海上游击战的方式,利用小型舰艇和快艇等,对美国航母战斗群进行突然袭击。这些小型舰艇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不易被发现和追踪,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动攻击并迅速撤离,使美国航母战斗群难以进行有效反击。



所以游击战可以说是中国在战争艺术上最大的发明,至今没有国家能破解,美国也不例外;

现在有媒体评价,胡塞武装可能是中东地区武装组织里面群众路线做得最好的。因为其他武装美国中情局都能通过金钱收买,快速获得情报,甚至基地组织都是可以被收买,不然本拉登也不可能被轻易击毙。

但是胡塞武装你基本上听不到其领导人被抓捕,击毙的新闻。这不是他们有多厉害,主要是因为胡塞武装深入民心,也门民众对胡塞武装那是全力支持,因此胡塞武装士兵,平时作战,一旦走下战场就是百姓,美国根本没办法识别。而且群众铁通一块,美国没有任何办法,这也是我们的巨大发明。

面对胡塞武装不断地袭扰,客观上成为了 “持久战”,美军陷入了多重困境。从军事层面看,航母战斗群虽强大,但在红海复杂的地缘环境中,却成了 “昂贵的摆设”,日均 3800 万美元的护航成本让美国财政压力巨大 ;精确制导炸弹对胡塞武装分散的山区据点效果不佳,反倒让胡塞武装在不断的打击中,修炼出 “打不死的小强” 体质。



胡塞的舆论战也是搞得有声有色,社交媒体上 “拖鞋军逼退航母” 的视频播放量突破 50 亿次 ,无人机穿透防空网的画面被制成表情包疯狂传播,这种“军事未胜、舆论先赢”的策略,正悄然瓦解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胡塞武装每次袭击都高喊 “为加沙复仇”,把军事行动描绘成反抗霸权的正义之战。这种话语策略十分奏效,以至于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提案屡遭挫败,六个成员国宁愿弃权也不愿得罪 “反美斗士” 的形象 。他们将地区矛盾转化为道义筹码,赢得了阿拉伯民众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美国政府虽延长了 “杜鲁门” 号部署并增派航母,但同步强调“不讨论地面行动”,显见其在 “强硬人设” 与战争成本间寻求平衡。

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遇袭事件中,尽管以军声称拦截成功,但胡塞武装高超音速导弹的亮相仍引发沙特、阿联酋等美国盟友的深层不安。这些国家本就对美伊核协议摇摆不满,如今美军连 “家门口” 的胡塞都难以压制,更让地区国家怀疑美国的安全承诺。

胡塞武装与美军的这场博弈,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胡塞武装凭借非对称战术、地缘战略优势、外部支持以及巧妙的舆论宣传,在与美军的对抗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将美军拖入了战争泥潭,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全球都在密切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