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万册!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游戏产业怎样的密码?



电子工业出版社最近有了甜蜜的烦恼。他们承印了一个项目——240万册。书册堆叠厚度达到48公里,相当于5.4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什么书,“敢”印那么多册?

日前米哈游旗下游戏《崩坏:星穹铁道》(下文简称“星铁”)宣布,将在游戏上线二周年之际,赠送240万份纪念画册答谢玩家。此举创下全球游戏周边单次赠送规模之最。画册单本定价108元,再加上仓储、物流运输等一系列供应链的成本,最终以纯赠送的方式回馈玩家。但这样的大手笔,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该是代码的资产,而是“情感买量”背后的时代解读。



240万册,数字背后的潜台词,你看懂了吗?

潜台词之一:国内游戏市场的规模稳中有增

《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表明,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与玩家数量规模双双创下新高。与此对应,游戏周边市场也愈发繁荣。“星铁”此次发放的画册内容包含游戏从上线至2024年6月的角色立绘、三视图、部分原画及CG。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更强的仪式感,让游戏IP以更具象化的形式陪伴玩家。



从240万这个数字量级可以看到一项游戏的火热,也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持续走强。而曾经被视为小众收藏品的游戏衍生品,已蜕变成观察中国游戏产业价值升级的指标。

潜台词之二:产业联动带来叠加效应

本次活动对出版、印刷、仓储、物流都带来了巨大挑战。画册内容要“新”,完成交付要快。为了保质保量将画册送到玩家手中,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动探索工作流程革新,实现印刷基地、包装基地、智能供应链系统的高效协同配合。出版社针对生产链的各个环节,引进了全生产线的智能检测设备,同时配备了全自动的装订线,以及多模块的自动化组包线。



过去这些环节大多得靠人工完成,而这次合作则成为了出版社主导技术迭代实现自动化升级的“催化剂”。最终,画册生产链通过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优化,以及生产链协同模式升级,在完成制作的同时实现了技术革新与产能提升。一荣俱荣,相关行业被激活,顺势而为完成自我焕新,这是大订单带来的意外之喜。



潜台词之三:中国原创破圈影响力深远

过去两个月,从国内转战国际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大概是中国原创动画IP最汹涌的一次喷薄。并且,已经不单单是中国电影,中国动画的欢庆了。举个例子,原地起飞的还有湖南的一家玩具公司。作为电影周边3D塑胶类食品级玩具的全国唯一IP授权生产制造商,他们在全国五个生产基地的40条生产线,60%用于生产哪吒周边产品。一天40万个,哪吒形象占了一半。



同样,星铁作为中国原创游戏的优秀典型,传统文化的植入一直颇受重视,也受到玩家热烈呼应。原创IP破圈。以电子工业出版社为例,出版社每年推出的新书品种约为两千逾种,原先游戏动漫类产品在其中占比非常小,每年只出版十多种。但是今年相关题材的出版物预计能达到近100种。增速之快,反映市场盼之切,读者盼之切。电子工业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分社社长姜伟表示,展现形式丰富、形态多元的游戏动漫图书以及周边“谷子”产品,将成为提供情绪价值的重要载体。

时代在变,消费习惯、兴趣养成、审美偏向都在变,游戏成了传统文化的新容器。但从来不变的是,人们对优秀中华文化的向往,人们对优质文化产品的渴求。以此为抓手,探索原创IP的长线运营,是能够赢得市场,也能够赢得人心的。

作者:华心怡

图片:网络图

编辑:钱 卫

责任编辑:吴南瑶

栏目主编:朱 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