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3月20日,美国蒙大拿州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抵达北京展开访问。据悉,戴恩斯此行在北京同多位中方人士展开互动交流。戴恩斯17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他希望美国与中国可以有更好的贸易关系。他表示,美国“可以向中国出售更多商品,这将有助于增加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美国企业“需要更好地进入这些(中国)市场”。



戴恩斯(资料图)

戴恩斯并非普通访客,他与特朗普的关系密切得超乎寻常。早在上周,他就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将访华,还专程前往白宫向特朗普汇报。特朗普对此表示欣慰,称很高兴看到戴恩斯带着“美国优先”理念访问中国。消息人士透露,戴恩斯希望获得特朗普的特使任命,以便更好地在中美之间“牵线搭桥”。回顾过去的中美贸易摩擦,戴恩斯曾扮演过类似角色。虽然这次他可能未能获得正式的“特使”头衔,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以特殊身份执行特朗普交付的任务,会见中方重要人物,传达美方立场。

戴恩斯在访华时,主要带了两个目的,一个是推动中美经贸谈判,具体下来就是让美国更多商品出口中国,扭转美国的贸易逆差;另一个是要求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进行更多管控,限制芬太尼药物流往美国社会。在结束访华之行后,戴恩斯在社交媒体上引用特朗普的话表示,美国政府希望那个中方立即采取行动,阻止芬太尼类药物流往美国,以结束对美国人民的影响。

此次访问释放了一些微妙信号。一方面,它展现出双方仍愿意保持最低限度的沟通;另一方面,这场热身赛并未触及核心分歧,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次试探,为接下来几个月可能出现的大国博弈做准备。但悬念依旧存在。未来中美元首是否会晤?两国是否能达成新的共识?或者,仅仅停留在象征意义上的互动?一切都取决于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各自国内政治环境带来的压力。在这种复杂背景下,每一步都显得格外重要。



特朗普(资料图)

陈世杰总领事就美国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致信领区各界人士。今年以来,美国以所谓“采购并允许非法芬太尼分销到美国,导致数千万美国人死亡”为由,累计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此举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冲击全球产供链稳定,加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美方无视自身在精神药品管制方面的严重不足,反而将毒品问题当作国际政治中的武器。这种行径如同自己生病却强行让别人吃药,既毫无道理可言,也不可能有任何效果。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指出,把对话当“禁忌”、合作当“禁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损人害己。中方为帮助美解决芬太尼问题付出了巨大努力,以芬太尼为借口无端加税,只会把又一个合作点变成摩擦点。中美关系发展又来到新的重要节点,更需要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希望美方汲取历史智慧,倾听人民心声,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走好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特朗普(资料图)

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何方,依旧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单纯依靠关税、制裁等手段,解决不了双边关系中的深层次问题。只有通过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在经贸、气候、科技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国际社会也期待中美能够妥善处理分歧,为世界经济稳定、全球治理等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一味陷入对抗的漩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