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至30日,以"夯实电动化 推进智能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顶级盛会,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界的百位嘉宾,围绕技术突破、产业协同、全球化布局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注入中国智慧。

在AI大模型技术浪潮下,智能化成为论坛热议焦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院士指出,2025年将迎来"全民智驾提速年",预计2030年L4级全自动驾驶技术将在中高端车型实现规模商业化。理想汽车CEO李想强调,智能操作系统将成为车企下一阶段的核心攻坚目标,呼吁行业构建开放协作的技术生态。阿里云专家则透露,AI技术推动算力需求呈几何级增长,车企需在云端协同与数据安全间找到平衡点。

针对续航焦虑这一行业痛点,长安汽车宣布2027年将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比亚迪则提出 "车网互动" 储能模式,计划通过绿电充电网络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国家能源局同步透露,2025年将加快充电桩网络建设,重点培育换电、光储充一体化等创新业态。

面对行业"内卷式"竞争,政府部门明确提出整治方向。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强调,将重点推动燃油车企兼并重组,通过股份制改造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商务部宣布新增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深化以旧换新政策,同时鼓励企业建立海外营销服务体系。国家发改委则针对虚假宣传、恶意竞争等乱象,建立市场监测与违规通报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建议由国家主导开发统一的自动驾驶训练模型,地方政府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场景化数据补充。住建部透露正推进车路协同试点,计划在50个城市部署智能网联基础设施,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应用场景。

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战略成为论坛亮点。奇瑞汽车通过"本地化研发 + 制造"模式,推动东南亚市场销量增长58倍;吉利汽车提出"体系共建"策略,通过技术授权与供应链整合融入全球生态。泰国电动汽车协会主席劳努尔特别指出,中国技术输出助力泰国电动汽车产能突破50万辆,东盟地区首个15万辆级工厂即将投产。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销量65%,公共交通电动化率超80%,为全球碳减排作出重要贡献。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到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6亿辆,带动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回收等万亿级市场。这场由电动化开启的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工业版图,而中国正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引领这场变革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