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欧美闹得很僵。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乌克兰问题乃至驻军问题上的选择,可以说让欧洲多国怨声载道。尽管过去一段时间里,欧洲叫嚣要进行报复,然而能够“落地”的反击却几乎没有。就在这几天,有消息显示,美国开始使用“大招”,向欧洲投放舆论“白噪弹”。
综合美媒《彭博社》的消息,最近有欧盟的高级官员在美国首都举行的关税讨论会议上透露,特朗普选择的几个关税种类,欧盟无法回避,因此欧盟准备向特朗普低头,换取降低关税的潜在谈判。更为微妙的是,美媒还声称,欧盟已经列出了一个“条款清单”,列出了欧盟会进行妥协的谈判领域,包括的一些谈判底线等等。
坦率地说,欧盟的这个反应其实非常诡异。很大程度上来说,不论是否真的准备投降,但谈判上争取更大利益的行为还是有必要的。更不用说,哪有谈判之前,先把自己的底线透露给对手的。而且,近期欧盟高层密集访华,寻求深化对华经贸合作,正是对冲美国压力的关键举措。而加速推进与南美、东南亚的贸易协议,也是降低对美市场依赖的一个措施。这种情况下,突然“投降”就非常的突兀。
所以,这件事情给我的感觉,更像是特朗普为了加速美欧之间的贸易谈判,向欧洲投放的“舆论白噪弹”。
这里简单说一下,什么是舆论“白噪弹”。可以归类于网络舆论战的一种模式,即通过高密度、高频率的输出各类型、各角度的信息,制造公众认知混乱,进而降低真实信息在舆论中的存在比例。核心就是放大特定议题的争议性,掩盖真实意图,或利用信息不对称引导舆论走向,最终服务于政治或经济利益。美媒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单凭一个“匿名人士”就指出欧盟“投降”,就非常的符合这种舆论攻势。
事实上,特朗普这一“大招”,还真有成功的可能性。很明确一点,就是欧盟的致命弱点,内部成员的利益分歧是长期存在的。法国因农业保护主义强烈反对对外开放市场,而德国支持扩大全球贸易;东欧国家依赖美国能源,西欧则更关注产业竞争力。美媒通过渲染“欧盟让步论”,必然进一步激化这些矛盾,诱使成员国认为,欧盟的决策存在猫腻,会暗中偏向某一方利益。一旦猜疑链形成,就可能引发离心倾向。
更重要的是,欧盟当前面临经济增长乏力、能源依赖、防务短板等多重挑战,其反制能力受制于内部协调成本。一旦内部出现离心倾向,在重大谈判面前,很可能有国家“带头投降” ,进而引发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