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表示,他已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加征关税不是一个好主意。实施关税政策将破坏全球供应链,短期内会引发通胀并导致失业,这对美国和欧洲经济均无益处。若事态真的发展到这一步,欧洲必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权益。马克龙说,欧洲不希望在关税问题上与美方对抗升级,而是希望双方重回谈判桌,最终达成取消关税的协议。为此,法国政府对受冲击的行业采取帮扶措施。希望特朗普政府能重新审视并撤销加征关税的决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一份声明中称,通过美欧深度融合的供应链,汽车业推动创新、竞争力和高质量就业,“我对美国决定向欧盟出口汽车加征关税深感遗憾”。声明指欧盟将评估美方声明及未来几天计划采取的措施,将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同时将捍卫欧盟经济利益。声明强调,关税就是税收,对企业不利,对美国和欧盟消费者更不利。欧盟作为一个由27个国家组成的强大共同体,将联手保护欧盟工人、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
美国对于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欧盟的汽车产业已经是“首当其冲”,对于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欧盟已经没有了强硬的立场,而是寻求通过协商解决,从而凸显了如今欧盟的无奈。如果欧盟失去了美国汽车市场,对于欧盟来说是巨大的冲击,为此就有了冯德莱恩的协商表态,凸显了欧盟对于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美国是欧盟最大的汽车市场,欧盟有25%的汽车产品是在美国销售。
还有,更深一层意思的是,欧盟公布的47个战略项目覆盖锂、钴、镍、稀土等10余种关键资源,计划到2030年实现本土提取10%、加工40%、回收25%的目标。例如法国8个锂矿项目直接服务于电动汽车产业链,3个钨项目专供国防工业。“没有原材料主权,就没有欧洲的经济安全。”欧盟的原材料战略清单,标志着美欧贸易战从关税层面升级至资源控制权的全面博弈。这种“你打我的汽车,我断你的电池”的对抗逻辑,将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应中方邀请,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巴罗近日访华。此访是巴罗外长就任后首次访华。当天上午,巴罗外长前往北京语言大学,向师生发表演讲,他强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两国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巴罗说,我此次访问传达的信息很简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法中双边关系。这一合作将有助于地缘政治稳定、繁荣以及地球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将两国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下个月,就是特朗普对全球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最后期限。一旦该政策靴子落地,那包括欧洲在内的美国盟友,就会因为失去美国汽车市场竞争力,而损失惨重。欧洲尤其如此。为什么?因为中国也曾对欧洲进口汽车加征过关税。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美国是第二,全球前两大市场都对欧洲汽车不友好,欧洲汽车出口相当尴尬。所以欧方有必要和中国缓和关系。巴罗这次主动来华,不排除是为了缓和经贸关系来的。
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巴罗(资料图)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就任后,近日首次访华。谢夫乔维奇此访正值美国政府即将对欧盟加征关税之际,欧盟希望访问有助于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下改善布鲁塞尔与北京的关系。谢夫乔维奇将在北京停留两天。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促进欧盟与中国之间更加平衡、合作的贸易关系,重点是互惠、透明和互利。”欧委会还补充说,此访的目标之一是“使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与欧盟的优先事项和政策目标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