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3 月 28 日 14 时 20 分,缅甸发生 7.9 级地震,震源深度 30 千米 ,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瞬间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整个缅甸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与恐慌之中。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大国担当与风范。



  地震的消息传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积极与缅甸政府沟通协调,了解灾情和救援需求。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 1 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涵盖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为缅甸人民送去了及时的支持与温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缅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胞波情谊,中方愿根据缅方需要,尽己所能向缅甸灾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和支持,帮助缅甸人民抗震救灾、渡过难关。这份坚定的承诺,不仅体现了中国对缅甸人民的深切关怀,也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在得知缅甸地震的消息后,中国的多支专业救援队迅速集结,带着先进的救援设备和丰富的救援经验,日夜兼程奔赴灾区。3 月 29 日下午 4 时许,应急管理部派出的中国救援队 82 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随后立即乘车奔赴曼德勒灾区。他们不顾长途跋涉的疲惫,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当地时间 31 日 0 点 40 分,经过 5 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市的长城饭店救援点搜救出一名被埋压人员,该女性被困近 60 小时,获救时生命体征良好,这是中国救援队抵达受灾最重的曼德勒地区后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此后,中国救援队继续奋战,又先后在曼德勒市的天空公寓救援点搜救出一名被埋压超 60 小时的幼童、一名孕妇以及一名在废墟中被埋压超过 65 小时的 29 岁女孩 ,每一次成功救援,都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救援力量的专业与高效。

  与此同时,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 37 人携带应急救援物资于 29 日上午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迅速投入到伤员救治工作中。当地时间 30 日 5 时,经过连夜紧急救援,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会同当地救援力量,在内比都一家医院的废墟下,救出一名已被困近 40 个小时的老人。医疗队员们争分夺秒地为受伤群众进行救治,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为无数生命带来了希望。深圳公益救援队的 23 名队员携带救援设备于 29 日下午出发前往缅甸开展救援,香港特区政府派出的一支 51 人救援队也于 29 日晚抵达仰光,这支救援队由特区政府保安局、消防处、入境事务处和香港医院管理局人员组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专业优势,为缅甸的抗震救灾工作贡献着力量。

  中国红十字会也积极行动起来,经缅甸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紧急物资援助,包括帐篷 300 顶、毛巾被 2000 床、折叠床 600 张,以及可满足 2000 个受灾家庭使用的赈济家庭包等。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携带装备,迅速出发赶赴缅甸执行人道救援任务。中国红十字会将持续关注缅甸救灾需求,视情况继续给予人道援助。这些物资和救援力量的及时抵达,为受灾群众提供了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缓解了灾区的燃眉之急。

  在众多救援队伍中,湖南岳麓蓝天救援队的行动也格外引人注目。根据应急管理部、湖南省应急管理厅调度指令,岳麓蓝天救援队迅速准备,外事部门为救援队员开辟 “绿色通道”,帮助协调、沟通在缅甸的联络等工作,确保救援人员全力投入抢险工作。3 月 29 日,岳麓蓝天救援队第一批次 5 名救援队员携带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出发赶赴缅甸地震灾区,协助当地开展抗震救灾和伤员救治工作。救援队员抵达仰光后,在当地湖南商会及华人、华侨的帮助下,星夜兼程驱车前往曼德勒。当地时间 3 月 30 日 9 时 30 分,岳麓蓝天救援队在曼德勒佛学礼堂,通过生命探测仪发现 1 名仍有生命体征的幸存者,队长谭章对现场不稳定因素进行评估后,当地消防队开展破拆营救,成功将幸存者救出。这是岳麓蓝天救援队员抵达当地后参与救出的第一名受灾群众。随后,第二批次 9 名救援队员已携带救援装备于 3 月 30 日清晨出发,目前已抵达仰光,并 “急行军” 赶往曼德勒与第一批次队员会合,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第三批次救援队伍也在紧张准备中。他们的勇敢和担当,赢得了当地民众的赞誉和感激。

  除了地面救援力量,中国还派出了空军运 - 20 飞机,将中国国际救援队 118 名队员、6 条搜救犬、2 台救援车、救援装备和物资 634 件套及医疗物资运往缅甸内比都。这支队伍包括地震专家、结构工程师、搜救队员、医疗队员及搜救犬分队,配备生命探测仪、破拆设备及野战医院系统,可独立开展震区两个方向 72 小时高强度救援行动。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于 2001 年,曾参与印尼海啸和巴基斯坦、尼泊尔地震等 20 余次国际救援,具备联合国重型救援队认证资质。此次行动再次彰显了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中国不仅展现出了强大的救援能力,还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救援队员们不顾余震的危险,争分夺秒地在废墟中寻找生命迹象,用自己的双手为受灾群众打开生命通道。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中国精神的力量。同时,中国救援队还积极与当地救援力量合作,分享救援经验和技术,共同开展救援工作,展现出了良好的国际合作精神。

  中国的跨国救援行动,不仅为缅甸灾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在灾难面前,中国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行动,展现出了大国应有的担当和风范。这种担当,源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道主义精神,也源于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传统美德,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大国形象。

  此次缅甸地震救援行动,只是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领域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救援行动,无论是在非洲的埃博拉疫情防控中,还是在东南亚的海啸灾难救援中,都能看到中国救援力量的身影。中国始终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中国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中国担当和中国风范在国际社会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