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万物复苏,清明节的脚步悄然而至。在这个缅怀先烈、追思英魂的特殊时节,3 月 29 日潢川二中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研学活动。129 名七年级优秀学生、社团之星代表在党支部副书记柳加红、王国钰、副校长高新建、工会主席谈俊强、支部委员黄新生以及党办、团委、七年级办、文明办等18名教师志愿者的带领下,奔赴新县,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追寻先辈足迹,感悟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清晨,师生们怀着十分崇敬与激动的心情,乘坐大巴车前往新县。一路上,同学们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参观的红色圣地,对即将开启的研学之旅充满期待。



  上午8 时 40 分左右,师生们抵达红色研学首站——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一踏入陵园,庄严肃穆的氛围便扑面而来,高大的烈士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中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同学们迅速安静下来,怀着沉重的心情,整齐列队,潢川二中国旗班两位队员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护送着花篮缓缓走向纪念碑,将花篮敬献在碑前。潢川二中党支部副书记柳加红和副校长高新建整理花篮绶带。全体师生低头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最深切的哀思。此刻,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微风轻拂着松柏,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默哀结束后,柳加红副书记为同学们作了祭奠革命烈士的讲话。柳书记详细介绍了新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的光荣历史,阐述了大别山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勉励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传承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不负青春年华,牢记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随后,在英烈广场上,由团委书记雷超云的带领下,同学们庄严地宣读入团誓词。那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上空回荡,表达了同学们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七(18)班的曹馨月、杨永鑫两名同学也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他们号召全体同学将对党、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接着,同学们手持菊花,拿起抹布,自发结对为革命英烈扫墓、献花、鞠躬致敬。他们仔细地擦拭着墓碑,将一朵朵菊花轻轻放在墓前,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先烈们的敬意与缅怀。一朵朵菊花寄托哀思,一抹抹身影践行初心。其中一位学生哽咽道:"先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必将铭记历史,以青春报效祖国!"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亲身参与扫墓活动,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珍惜当下、努力学习的决心。



  参观完烈士陵园后,师生们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一个个逼真的战斗场景,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不时驻足凝望,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在"红色故事会"互动环节,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讲述了《一碗红薯粥》等革命故事。




  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列宁号"纪念机,这架飞机见证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斗争的顽强意志;看到了红二十五军用过的撇把枪,它承载着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还看到了刘名榜用过的铜水壶,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背后,都蕴含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通过参观,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忠诚于党、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也领悟到了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下午,师生们前往许世友故里进行参观学习。许世友将军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事迹早已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到将军故里,同学们仿佛能感受到将军当年的风采。简单的陈设展现出将军艰苦朴素的一生。同学们看到了将军曾经用过的生活用品,破旧的桌椅、简陋的床铺,这一切都让同学们对将军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质肃然起敬。通过参观,同学们不仅对许世友将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此次红色研学活动,让潢川二中学子们在实地参观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瞻仰烈士陵园、参观革命博物馆和将军故里,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意志。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相信这些同学们会将此次研学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们的优秀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柳加红副书记在讲话中所期望的那样,同学们将以先烈们为榜样,不负青春,砥砺前行,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潢川二中将继续开展此类红色研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走进革命老区,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