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的强力推动,俄乌停火进程正在持续取得进展,双方先后达成了能源设施停火与黑海停火,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最终实现持久的和平。据中评社3月 28日的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若夫克瓦近日公开表示,美乌两国提名沙特作为俄乌能源设施停火的“监督国”,负责技术性的监督工作,美方已经就此向沙特提出这一建议,但若夫克瓦强调,谁将负责监督的“最终决定”还没有做出。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造成双方士兵100多万人伤亡,近千万人流亡(乌克兰),是二战之后最惨烈的一次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之所以这么惨烈,一方面是因为技术手段的升级,使得彼此都不具备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冲突进入了残酷的拉锯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场战争是“大国对抗”的结果,欧盟拉不住,联合国也拉不住,所以除非大国自愿停止战争,否则还会继续打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讲,既然阻止这场战争这么困难,想要“监督”冲突停火,恐怕也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才行,否则冲突双方“不给面子”,“监督”又从何谈起?比如说,在俄乌冲突的过程中,就不止一个国家希望中国出面调停,例如时任欧盟外长的博雷利就曾于2022年3月表示,“只有中国才能调停俄乌冲突”;2024年9月,俄总统普京也曾表示,中印、巴西是“潜在的调停者”。

此外,匈牙利外长欧尔班也曾在同年7月表示,“中国是俄乌冲突中为和平创造条件的关键力量”,“‘中国路线’是欧洲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唯一选择”。凡此种种,都显示国际社会甚至冲突方都认为,中国可以在俄乌停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俄乌停火初露曙光之际,被委以“监督国”重任的并非国力仅次于美国,与美俄关系都颇为重要的中国,反而是存在感一直不强的沙特,这是为何?


一方面,虽然中国致力于实现俄乌和平,但出于冲突性质,无意趟这个浑水。咱们深知,俄乌冲突是“代理人战争”,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单靠中国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美俄双方尤其是美国的态度。所以,尽管国际社会对中国寄予厚望,而中国也的确希望实现俄乌和平,但却并没有在此问题上“大包大揽”,以免被西方社会利用,影响正在良好发展的“中俄关系”。

另一方面,沙特的确可能是较为合适的“监督国”。原因很简单,1、沙特足够弱小,就算是俄乌停火的监督国,全球也知道,美国、特朗普才是俄乌和平的“缔造者”,不会也没实力“摘桃子”;2、沙特与美俄都有不错的关系,比如说,它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同是它还与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存在合作关系,而中国明显“亲俄疏美”;3、沙特在俄乌冲突中更为“中立”,既没有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也没有明显偏帮乌克兰。


所以,虽然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远超沙特,但由于一来中国担心被西方利用,二来美国不允许中国“摘桃子”,三来沙特的确具备中国所不具备的独特条件,使得美乌提议沙特担任俄乌停火的“监督国”。考虑到这几轮美俄和谈都在沙特首都举行,由沙特担任停火监督国,普京应该不会有明显的反对意见,只要美乌的停火条件能够接受,俄罗斯也会选择“落袋为安”,而不是无休无止的战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