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莱芜战役,我带领6万多人全军覆没,为何韩练成的46军能突围成功?老师,求您不要瞒我。”
李仙洲特赦后,终于问出了心中13年的疑惑,周总理沉默片刻,终于慢慢道出了当年的秘密。
周总理的回答让他释然,原来他是这样的人!
在莱芜战役中,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韩练成到底有怎样的成绩,让济南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员李仙洲念念不忘13年?
莱芜战役
1947年年初,解放战争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此前,华东野战军在鲁南地区接连击败了国民党军数个整编师,使得国军在华东战场上的优势岌岌可危。
对此蒋介石极为震怒,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华东前线总指挥官薛岳的失误所致。
因此,蒋介石下令心腹大将陈诚前往徐州接替薛岳,全权负责指挥华东战场。
1947年1月间,寒潮席卷华东大地,陈诚带着雄心壮志来到徐州,他誓要一举歼灭华东的共产党军队,重创解放区。
这天清晨,陈诚提前来到了司令部,面色凝重地看着地图上标示着各个军队位置的小旗子。
他在地图上划出两条箭头,南北对进,准备用8个整编师31万大军分两路包抄华东解放区。
陈诚暗暗握紧了拳头,他相信只要调集足够兵力,这场会战的胜利就是毋庸置疑的。
与此同时,陈诚还命令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南调三个军的兵力,牵制可能南下支援的解放军,并限期占领新泰要塞。
王耀武是老资格的军事将领,他对陈诚的鲁南会战计划颇有微词,毕竟战场不是能靠人数取胜的。
他只是命令46军,73军,12军整装待发,并没有着急进攻。
就在王耀武犹豫之际,一纸急电突然飞抵徐州,那是蒋介石亲自打来的急电:
“鲁南会战事关我党在华东的成败乃至生死存亡!王耀武,你必须立即调兵南下,此事万万不可迟延!”
为响应陈诚在鲁南发动会战的部署,王耀武只得命令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率领三个军南下进攻新泰。
三个军很快攻占了新泰,但处处笼罩在被动之中。
李仙洲也对此次冒进行动颇有顾虑,他认为虽然有31万大军,却一字长蛇阵排开,后勤供给困难,极易被敌人围困歼灭。
但是奈何上头的命令不容违抗,他只得忍痛执行。
面对陈诚积聚重兵准备在鲁南会战一举歼灭我军的计划,陈毅和粟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正面野战上避免作战。
粟裕握紧拳头,沉声说道:
“正面硬刚国军主力,我军处在绝对劣势,难以取胜。我们必须另谋出路,出奇制胜!”
陈毅点点头,随即下达了命令——放弃鲁南,袭击新泰,歼灭国军南翼!
为迷惑陈诚,华东野战军在新泰北线加强侦察,同时在西线架桥,使国军以为我军要西逃。
果然,自负的陈诚中计了,他认为解放军已无力战斗,准备与西线刘邓大军会合。
陈诚当即命令李仙洲北上新泰、蒙阴,以阻止我军“逃跑”。
此时的陈诚还沉浸在自己的聪明才智中,丝毫没有觉察到这是我军设下的圈套。
我军趁他上钩之机,悄悄调动主力北上,准备对李仙洲的部队形成合围。
华东野战军主力秘密穿过山地,昼伏夜行,悄无声息地向南突进,急速向李仙洲部队扑去。
与此同时,韩世渠率部队在鲁南佯攻,成功迷惑了陈诚。
自信的陈诚还沉醉在即将大获全胜的喜悦中,丝毫没有觉察到陈毅已按下了致命的一击。
等他醒悟过来时,华东野战军主力已出其不意包围了李仙洲。
2月20日,著名的莱芜战役就此打响。
粟裕沉声指示:
“要把李仙洲全部吃掉,一个都不能放走!”
陈毅补充道:
“打败其他两个军后,再歼灭韩练成的四十六军。”
战斗打响后,华东野战军迅速压缩包围圈,李仙洲部陷入苦战。王耀武命其突围,李仙洲随即召开军长会议。
“敌我力量悬殊,我看还是突围撤退为妙。”七十三军军长说。
“我也同意,目前局势对我军极为不利,必须赶快突围。”十二军军长附和道。
只有韩练成坚决主张坚守,与敌人浴血奋战。然而大多数人都主张突围,韩练成的意见被压下去。
韩练成
但韩练成仍提出主力尚未集结完毕,需等待时间,考虑到四十六军战力强大,李仙洲只得同意次日再突。
然而,夜晚时分,陈毅好像知道了敌人动向一样,命令部队发动猛攻,死死封锁了国军的突围通道。
第二天清晨,李仙洲醒来后惊觉大势已去,华东野战军已经牢牢掌控了战场主动权,关门打狗的阵势已成。
李仙洲在突围当日一大早,就焦急地等待韩练成的四十六军加入突围队伍。然而韩练成却音信全无,李仙洲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人影。
“敌军正在压制,我们必须立即出击,不能再等下去!”参谋催促道。
李仙洲不得不放弃等待,下令突围开拔。
然而,没有韩练成亲自指挥,四十六军顿时群龙无首,在战场上四散奔逃,完全无法整齐突击。很快,李仙洲的六万大军全部陷入混乱。
双方激战至黄昏,李仙洲等主要将领尽皆被擒,而只有韩练成,曹振铎逃脱。
“隐形将军”韩练成
莱芜战败被俘后,李仙洲在功德林度过13年牢狱生涯。1960年特赦释放后,他重逢恩师周恩来。
一番寒暄后,就出现了开头的那句,李仙洲忍不住问起了多年疑云。
周总理神秘一笑:
“韩练成同志就在北京,你可以自己去问他”。
李仙洲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韩练成早已在抗日时期秘密加入共产党,一直在敌后进行革命活动!
早在国民革命时期,韩练成参加了刘伯坚政治训练班,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
而后,亲眼见证国民党的腐朽无能,他的思想渐渐转变。
面对民族危亡,他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加入共产党,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力量,这是他的唯一选择。
他还记得周总理坚定的目光,那目光点燃了他心中熊熊燃烧的理想主义之火。
为了民族复兴,为了祖国解放,他将以生命守护这个誓言。
当务之急,他还得隐藏在敌人腹地。韩练成知道,要步步为营,小心行事。他将抓住每一个机会,在关键时刻给予重击。
莱芜战役中,陈诚虽然调遣了30多万大军,但是韩练成第一时间将情报传递给了陈毅将军,所以解放军可以提前预知敌人动向,在大军还未完成突围主力的时候就猛烈进攻。
韩练成那日站在司令部窗前,远眺着营火点点的夜景。这一切,都是他精心策划的结果。
当初李仙洲提出突围计划时,他表示强烈反对,借口集结部队需要时间,实则在拖延时日,等待陈毅将军的兵力到位。
夜晚,韩练成悄然离开了营帐,寒风中,他撑起军大衣,大步流星地奔向华东野战军司令部。
韩练成来到陈毅面前,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报告司令,我已经脱离国民党军前来报到。”
陈毅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韩练成的肩膀:
“同志,你加入我们取得了关键的胜利!”
韩练成的眼中涌上热泪,他想起20年前在刘伯坚的政治训练班受教时的场景。
那时,刘志丹同志就对他耳提面命:
“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记住你的初心。”
他定了定神,郑重向陈毅保证:
“司令,我一定为人民尽忠报国,直到共产主义的理想实现的那一天!”
早年解救蒋介石
然而让陈毅意外的是,韩练成主动提出要返回南京。他担心地问道:
“蒋介石那么多疑,这次只有你一个人返回,他会不会起疑心?”
韩练成信心满满地说:
“我曾救过蒋介石的命,他对我绝对信任。我一定能蒙混过关,继续在敌人内部发挥作用。”
陈毅虽有顾虑,但也看出韩练成的决心。
经过慎重考虑,他同意了韩的计划,于是秘密派人将韩练成送到46军驻青岛的留守处。
原来早在1929年,冯玉祥反蒋后,当时蒋介石看到了他们内部并不和谐,所以重金收买了冯部将领马鸿逵等人,而韩练成作为刚初出茅庐的新人,也跟随马鸿逵投靠了蒋介石。
然而冯玉祥不甘心失败,联合阎锡山进攻蒋军。战火很快烧到了徐州。为督战,蒋亲自来到商丘。
这天夜里,冯玉祥突然命令骑兵袭击了商丘机场,将蒋介石围困在了朱集车站,形势万分危急。
韩练成立即亲率主力开赴朱集车站,果断发起进攻,大破敌军。在枪林弹雨中,他冲锋在最前面,为蒋介石解了围。
九死一生的蒋介石激动不已,见到韩练成后连声夸赞他的英明神勇。
当蒋介石误以为韩练成出自黄埔时,韩练成尴尬地纠正了他,但蒋介石并不在意,反而更看重韩的才能和勇气。
为了笼络韩练成,蒋介石立即手谕,将韩练成列入三期生名录。他还特意吩咐马鸿逵说:“韩练成是个好将,应提拔他当旅长。”
这出人意料的举动让韩练成大喜过望。他没想到,自己一时英勇,竟为日后深入蒋介石麾下打下了伏笔。
此时此刻,韩练成感受到了命运的召唤。他必须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在敌人内部稳固立足点,以便为中国的解放之战贡献力量。
从今往后,他将只等着那一声春雷,引领新生的黎明来临。
再立新功
不出所料,蒋介石果然全然相信韩练成所说的“匪区脱险归来”的故事,不但没有丝毫怀疑,还高调表扬他是“独胆英雄”。
这正中韩练成的下怀,他立即提出愿意继续效力,蒋介石更是兴奋地任命他为总统府参军。
这一职位看似无足轻重,实则掌控着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方针。
韩练成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他就要从这个关键部位,给予蒋介石致命一击!
利用参军一职,韩练成设法导致国民党军队频频败仗、兵力严重不足。为重新补充兵员,蒋介石派他回家乡甘肃拉拢人马。
这正中韩练成下怀。他计划秘密拉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西北决战时效力共产党。
然而何应钦却咬定韩要“叛变”,要将他调回南京处置。在朋友和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韩练成化险为夷,逃到香港,又在党的安排下抵达西柏坡。
见到韩练成,毛主席开玩笑说:
“我这个小茅屋,不但指挥自己军队,还能调动蒋的百万大军!”
这句玩笑话让韩练成放松了下来,他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地方,要和党齐心协力,开创中国的新纪元!
后来韩练成担任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再次策动国军第 119军和第173师起义,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1975年,周恩来总理邀请李仙洲在功德林做战犯思想工作,让他与韩练成重逢。
久别重逢,韩练成内心充满歉意,他主动拜访李仙洲,向他谈起当年战役内幕,表达了歉意。
面对韩练成的坦诚,早已回心转意的李仙洲不置一词。
最后,他沉静地说:
“我该感谢你,正是那次失败,我才认清自己的错误。”
韩练成闻言,两人紧紧握手,热泪盈眶。
李仙洲由于良好的表现,先后担任山东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等职务。而韩练成将军在全军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样的共产党员,这样的高尚的思想,只为国家,只为人民。值得后人尊重,值得每个党员学习!
“革命不分先后,只要站在人民一边,为祖国作出贡献就是好将军。”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