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额济纳旗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把遏制高价彩礼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重中之重,强化问题导向,瞄准关键环节,精准综合施策,积极推进移风易俗,牢固树立风清气正的额济纳民风

抓住关键少数,紧盯婚俗“基准点”

充分发挥社区(嘎查)自治组织作用,以村规民约为抓手,鼓励包联领导、驻村书记等深入社区(嘎查)召开移风易俗征求意见会,在了解农牧民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因村施策、因户制宜”完善村规民约,将文明风尚和良好家风纳入村规民约。着力抓住关键个人,将各社区(嘎查)理事会成员、“郭红工作室”等婚礼负责人集中起来,统一思想,集中培训,让群众基础好、说话“有分量”、能办得成事的红白事“大总管”做牵头工作,通过“唠家常”向村民宣传白事简办、婚事新办、破除封建迷信等知识。东风镇地区,农牧民多实行零彩礼结婚,部分农牧民家庭虽也收取彩礼,但所收取彩礼也最终随着女方嫁妆成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镇部分干部职工是东方航天城的军官家属,她们积极参加了东方航天城举办的集体婚礼,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集体婚礼的“体验推荐官”。



建强服务队伍,做好监督“辅助线”



理顺监督服务机制,创新“调研-宣讲-劝导”工作法,依托嘎查(社区)红白理事会制度,把“书记茶摊会”开到居民家中,广泛了解摸排居民想法,精准施策健全完善红白事操办流程,让移风易俗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积分管理推动移风易俗“新活力”。坚持依靠群众的原则,通过社区(嘎查)村民委员会共同商讨,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及积分制办法,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团结超市”为抓手,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团结超市”评分体系,通过积分兑换、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发广大居民群众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的行动中来。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和践行,激励群众自发行动起来,有效遏制不良风俗婚闹、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拒绝那些内容低俗、格调低下、违背当事人意愿的不文明婚闹行为,努力培育文明、健康、向上的婚姻习俗新风尚。

强化文明引导,画好婚庆“同心圆”



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宣传优势,“线上”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营造倡导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的社会氛围。“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草原书屋、嘎查办公点、活动室等平台,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同时借助走村入户、健康义诊、敖包祭祀等契机,开展移风易俗知识宣传普及,引导群众树立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抵制高价彩礼等观念,将移风易俗宣传内容转变成“家常聊天话”,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群众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营造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美满的良好氛围。组建由退休干部、文艺爱好者构成的“驼铃舞蹈工作室”,自编自演《新风韵》、蒙古族长调《草原新规》等节目,在社区传统节日活动上演出103场次。开展“传家风 立家训”家风家训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邀请盟级文明家庭、旗级最美家庭代表,从好家风、传统家风家训等方面进行全面宣讲,评选出“最美家风家庭”15户并颁发荣誉证书。

突出特色优势,扩大乡村“辐射圈”

精准摸排各社区(嘎查)基础,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各社区(嘎查)因地制宜发扬优势,打造移风易俗特色品牌亮点。达来呼布镇吉日嘎朗图路社区创建的“即事即办”品牌以高效、便捷的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达来呼布镇赛汉陶来路社区“赛汉'议'站”为居民群众真诚服务,排忧解难,让社区成为居民安心港湾。达来呼布镇土尔扈特社区以“红色石榴共'扈'团结”品牌,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升级版”。达来呼布镇居延社区“邻居力”旨在让党建聚邻、阵地惠邻、服务暖邻。”



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作,治理陈规陋习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下一步,额济纳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将继续推动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落地落实,探索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居民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移风易俗长效机制,推动额济纳焕发文明新气象。

来源:文明额济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