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3月15日,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国中化大厦项目建设现场。被誉为“金芦苇”的中国中化大厦,由16根定制款混凝土柱托起。本报记者 田明摄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国中化大厦如一株“金芦苇”挺拔矗立于核心地段。

“大厦的每一根柱子都是定制款。”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化大厦总包项目负责人王志,仰头望着150米高的“金芦苇”说道。

3月20日,记者来到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国中化大厦项目现场。建筑外立面在午后阳光的反射下,散发出金色的光芒,16根八棱形混凝土柱环抱主楼,“金芦苇”的造型变得更加具体生动。

150米高楼,16根柱子如何做支撑?答案藏在施工材料中。

16根八棱形混凝土柱的施工材料是C60自密实混凝土。这是一种高强度混凝土,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这种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流动性、施工高效环保、低噪音、体积稳定等优点,适合复杂结构和抗震工程。它不仅让工期紧、冬季施工等难题迎刃而解,还能在67小时内完成1.5万立方米大体积筏板混凝土的浇筑任务,填补了新区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应用空白。

这种功能强大的混凝土,是由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容西混凝土有限公司生产的,是地道的“雄安造”。

如此高质量的混凝土是如何生产的?记者走进河北雄安容西混凝土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在公司车辆入口处,骨料进厂自动取样检测系统要对每一车进场的砂石骨料含水、含泥、含粉量等指标进行检测,避免人为干扰,确保结果客观准确。该公司总工程师褚雅楠介绍,生产高质量混凝土必须从源头开始管控。目前,公司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生产,从每一车原材料进场到每一车拌合物出场,全过程都由智能监管平台实施监控。所有试验检测及生产数据等信息,全部录入生产管理系统,确保配合比精准计量至“两”。

走进档案室,铁皮柜整齐排列到走廊尽头,从2020年至今的原材料检测报告、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生产记录等,全部按月归档、分年存放,整齐有序。这些“成长日记”里记录着搅拌站里的每一粒沙、每一方灰的数据。褚雅楠说:“水稳、沥青混凝土,通过严格控制水泥用量、砂石骨料含水率,确保铺设无裂缝,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路面‘黑度’,改善道路外观和质感,提高道路耐久性。”

“绿色是雄安的基础色,我们提供的混凝土不是简单的砂石骨料拌合物,是绿色低碳的高品质建材,是城市建筑的‘筋骨’,是‘雄安质量’的基础底板。”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产业经营部部长唐强说。(记者郝金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