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7日,在重庆督战的蒋介石飞临成都,部署“川西决战”,命令胡宗南、罗广文、陈克非等残部约40万兵力火速撤至成都附近,企图在成都与我人民解放军决一死战。
可是蒋介石叫嚣的“川西决战”还没开始,40万国民党军就在顷刻间土崩瓦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毛主席13年前已布下了一枚关键的棋子,他就是川军元老,四川我党早期党员张志和。
1927年底,在一片白色恐怖下,川军二十四军第二混成旅旅长的张志和将军经我党党员洪沛然(洪仿予)的介绍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志和将军
1928年张志和率部驻防江津,第二混成旅改为暂编第一师,张任副师长兼旅长,师内成立了共产党支部委员会,由李德郛负责,张志和担任军支部委员。
1930年在“立三路线”的错误指导下,四川省委要求张志和率领第一师兵变。张志和认为条件尚不成熟,不同意在该师搞兵变。但上级不接受意见,趁张志和到成都开会之时贸然发动江津兵变,军长刘文辉斥责了张志和并让他赶回江津“善后”,张志和因“镇压起义”被中共四川省行委开除党籍。
江津“贺家院子”江津起义行动委员会曾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
1932年,因刘文辉与刘湘在争夺四川控制权的军阀战争中失败军队瓦解,张志和离川出国考察。
1935年春,张志和返回上海,集资开办了辛垦书店,主编《研究与批判》,出版《现代战争论》,积极宣传抗战必胜。
不久张志和再度出国到日本考察军事,他在日本待了半年多,返国后,张志和往返于两广,积极鼓动李宗仁等组织抗日救国军。
1937 年已返回四川的张志和接中共秘密党员韩伯诚通知,在韩家与李一氓同志见面,得知中共中央要他赴延安见毛主席,张志和立即与李一氓先到西安,随行的还有李鸣珂烈士之子,在八路军办事处会见林伯渠。
李一氓
第二天,张志和、张琴秋和美国记者贝特兰等人搭办事处汽车到达延安,住在外交部。之后,分别拜见各首长,参观各机关、党校、陕北公学,其间毛主席送了他一本用连史纸石印的书,讲的是江西几次反围剿的胜利战史。他也送了两本书给毛,一本是他著的《现代战争论》、一本是他们“辛恳书店”翻译出版的克劳塞维兹大将的《战争论》。
9月21日晚,毛主席约见张志和,他把自己从1927年入党以来的情况一一向毛主席做了汇报:
邛崃办团干校,川军中培养党的军干,重庆办《新社会日报》,白色恐怖中办革命旅馆,江津起义暴动后,被开除党籍,出国考察,回国救亡……谈了几个小时。
当毛主席听到开办上海辛恳书店的李凡夫就是张志和时,非常高兴。马上去书架上取了《研究与批判》各期,诚恳地作了评价和鼓励。
最后毛主席亲自给他安排任务,叫他回四川做统战工作。毛主席说:
“你与四川军阀历史关系深厚,可以去策动他们。第一步不要做蒋介石的忠实走狗,不要与我们认真作对;第二步使他们在国共战争中守中立;第三步最好把他们拉到我们这边来。共同革命。这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认真努力去干。”
离开延安前,毛主席专门送了张志和一张他的照片,并亲笔在背面题字“志和同志留念”。
毛主席送张志和的照片
张志和回四川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张曙时的单线领导下,做西康省主席兼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四川省主席兼九十五军军长邓锡侯、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兼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潘文华等人的统战工作。
1942年经张志和安排,刘文辉与周恩来在重庆机房街吴晋航家见面,并建议在西康雅安设立秘密电台。
事后,周恩来派王少春等三人在刘文辉公馆建立电台负责与延安直接联系,直到解放。
1943年由张志和介绍,民盟主席张澜吸收刘文辉、潘文华入盟。
1948年11月,四川民盟省支部主要负责人张志和、张松涛、吴汉家在槐树街39号兰绍谦同志家中研究部署如何配合地下党迎接四川解放的总方针时,知道刘文辉最大的后顾之忧是与雅属民间武力的深仇大恨。
原来,1946年刘文辉派保安大队司令张禄宾率1000多士兵到荣经禁烟,被反刘总指挥朱世正一举歼灭。1947年朱世正又纠集天全、芦山、宝兴等袍哥队伍 5000多人向刘文辉地方政权发起大规模的武装攻击,一度攻陷天全、芦山,逼近雅安,此事即为有名的"雅属事件"。
张志和等人认为必须做好朱世正的转变工作。把雅属民间武力争取过来,纳入"联刘反蒋拥共"的阵营中,以彻底解除刘文辉起义的后顾之忧。
恰逢此时国民党"戡乱特种刑庭"传讯川大学生荣经人赵锡骅,民盟省支部通知赵转移回老家。赵锡骅主动向张志和提出,返乡时相机做朱世正的工作。
征得张志和同意后,赵锡骅先是做通朱世正的老师、国民党荥经县政府民政科长黄汝杰的工作并吸纳为民盟盟员,然后和黄汝杰一起多次做朱世正工作,终于使朱世正认识到只有“联刘反蒋拥共”才有出路。1949年2月朱世正被吸纳入盟。
经过一系列前期工作,1949年8月,由民盟西南总支委员张志和召集,在荣经天宝多朱氏宗祠举行了成立中国民主同盟西康省支部筹备委员会,彭迪先为主任,张松涛为秘书,赵锡骅为组织部长,朱世正为军事动员委员会主任,黄汝杰为宣传部长,李伯平为财务委员,工作人员有组织部秘书杨汇川,秘书干事冯泽生,宣传部干事杨正南,后增加罗西玲为筹备委员兼文化委员会主任。
8月24日蒋介石秘密飞到重庆,张志和接到内部消息后,与次日化名何渠安,在二十四军参谋长杨家桢掩护下,秘密离开西康雅安。张志和到雅安后立即手写了《论游击战》、《人民的军队》两本小册子,教育训练雅安地方武装干部。
9月中旬,张志和亲去荥经同赵锡骅、黄汝杰、朱世正等人见面,商讨与刘文辉等联合反蒋事宜。
随后,张志和回到雅安,和刘文辉具体商谈川康地方军队起义详情。
1949年11月30日西南重镇重庆解放,刘、邓、潘三人聚首成都,联合起义参谋部内紧锣密鼓筹划布置。
1949年12月5日周恩来给雅安电台发来指示:“时机已至,不必再作等待",张志和立即将电文转给刘、邓、潘。
12月7日,蒋介石以在成都北校场召开会议为名,企图把包括刘、邓、潘在内的川康高级军政人员劫往台湾做人质,以此阻止川康两省起义。
这时,潘文华已出走彭县邓锡侯九十五军防地,刘、邓二人接到蒋介石会议通知后,即于当日下午携带少数随从,避开特务耳目,赶到彭县紧急商定于12月9日签署发出起文通电,并于11日将此通电发给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
通电发出的当天,蒋介石气急败坏,立即命令成都城防司令盛文用坦克、大炮向刘文辉的住宅和武侯祠二十四军驻地发起猛攻。
刘、邓、潘一面指挥部队反击胡宗南部队的进攻,一面派员四出,对徘徊歧路的其他国民党部队进行策反。
在三位将军的推动下,川鄂绥靖副主任宋珩于12月21日在金堂、广汉起义,十五兵团司令罗广文12月24日在彭县起义,二十兵团司令陈克菲、杨森部属喻孟群军长、四川保安处长刘兆黎等部也先后纷纷倒戈,驻扎成都的40多万大军土崩瓦解,成都宣告和平解放。
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宴请起义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
贺龙元帅曾评价道:“川康将领的起义,政治上的影响大于军事上的影响。”
刘、邓、潘三位将领在蒋介石“决战成都"的关键时刻率部起义,促使40万蒋军土崩瓦解,使西南历史名城未免于战火,是党长期以来推行统战政策的胜利。
历经十三载,张志和历尽艰辛,终于完成了毛主席交予他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