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虎先锋时装艺术节的第三、四日,故事来到三个场景:美国公路上的苍茫夜色,初春飞舞的白色雪粒,铺满原矿的遍地阔叶……一个个身穿时装的年轻人从幕后走出,高跟鞋或皮鞋踩在地上发出“嘎吱”响声,清脆中的暴烈带来某种与感官有关的欢愉与都市中的景观及前排看客的神情形成对比,传递出一种与都市有关的情绪:今天的我们都不希望生活在格子间里。
把自我融进时装,把时装融进在场,这或是今天我们对“实用主义”的再诠释,即人可以穿上这些衣服来诠释自我的某部分人格,以及这样的人格在世界中仍有用武之地——无论是像ili node以黑白为注脚的性感简约,还是WMWM保守下的跳脱灵魂,抑或Private Policy中玲珑不羁的新与旧,时装周进展至中段,“时尚与生活该如何相融”的问题就在飞雪落叶中有了回答。
创立于2019年的ili node如今来到五年,与最初的形态相比更自由松散,写意中呈现出更为精准的控制力。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一如品牌名称中的“node”(节点),在点与点的链接中探索何为破碎、何为蜕变,通过服装传递乐观与悲观的生活主义,成为看清生活本质依旧热爱生活的英雄载体。
ili node 2025秋冬系列以美国加州横贯沙漠的ROUTE 74为灵感来源,刻绘出公路上可能存在的多元个体,游牧者、叛逆绅士、流浪诗人、摇滚乐手、先锋女巫等多元角色并置于同一空间、同一阵列,本季秀场也做到如公路般简约:工业风泥柱、石板地面、玻璃空间,DJ垂落的鼓点一如空中偶然爆破的水球,酝酿着随性的散拍,带领观众领略这场在公路上发生的时装故事。
系列中,解构作为基础的剪裁手法,在立体的服装形态中以分叉或撕裂的形态从结构中脱落而出;正装与晚装交错而出,融合冷色调的复古剪裁意在探索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信仰,呼吁女性美的多样性。
舍弃复杂堆砌,设计以简约线条和留白手法展现空间的平衡感;轻薄柔顺的真丝、铜氨丝、人棉等材质,强调穿着的舒适度与自然垂坠感,结合斜裁与立体剪裁,营造随性浪漫的廓形;另外还有延续品牌档案中标志性的渐变色设计,在黑白色调的基础上通过色彩冲突强化视觉节奏,也以此模拟“在路上”的流动性以及记忆的永恒。
当ili node将灵感转向加州沙漠公路的浪人叙事,通过衣物的反差设计探讨个体的内在矛盾与社会身份的多重性,品牌也用即兴感的充满颗粒感的视觉语言,将时装秀场转化为存在主义的试验场,那些游走在实用主义与天马星空间的设计,既像是公路文化的精神缩影,亦为当代着装者提供了包容多重自我与多样情绪的弹性空间。
大秀尾声,各色身着ili node的女子一一走出,她们脚踩在轮胎碾压过留下的沥青裂缝,不动神色地前行、移动,作为命运共同体,女人们或许目的不同,但她们阵脚保持惊人的相似性,时装亦在此刻卸下完美主义的面具,让所有不完美的灵魂都能找到栖居之所。
WMWM 2025秋冬系列以“高山论述”(The Alpine Thesis)为题,把曾经在陆地与图书馆行走的知识分子带到高山场域——他们如何着装?他们如何生存?他们拥有怎样的神情?由此展开一系列奇客联想。
多功能的动感面料与不规则的压褶格纹在本季成为核心注脚;毛绒皮草与松软针织在秋冬线中温暖交汇,赋予时装且柔软、且强韧的特质;在以黑灰为主的秋冬气氛中,饱和的树莓紫、森林绿与柔褐彼此交叠,一派复古气氛中幻化出美丽与愉悦,片片闪光扑朔迷离,为冷寂之冬带来一丝轻盈与灵动。
“雪山上残存的野花”是本季的灵感之一,在低温与低氧环境中,花瓣凋零的速度反而延缓,时间在此处被按下暂停键,那些看似古朴的手工编织簇绒花以及粗针刺绣毛线,便模拟那残存片刻,盘踞于服装之上,散发着微弱却永恒的生命力,立体的钻石排列钉珠花结合镂空工艺,看似精致的外观下隐藏着叛逆态度,无声中宣告女性天生的内在矛盾。
如何打造一场兼具智感、户外以及功能性的户外旅程?或许WMWM交出了一份妥帖的答卷。秀场背景被布置为雪山场景,临近尾声空中飘出徐徐飞雪,将人、衣、场三者进行结合,无须更多言语便将时装场景从室内引渡至户外,这种融合与对立从某种程度上也呼应品牌内核的“矛盾美学”,即一份内敛疏离而又洒脱独立的风格形象。冷静的剪裁、考究的面料、不受拘束的廓形,看似精致的外观,隐匿着欲攀顶峰的内在渴求,这是属于WMWM女性的理智与清醒。
Private Policy从未背离过自己的主张,这个创立了将近十年的品牌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稳步向前行,这是时间的力量,也是思考积淀的结果,但一切谈论都必须回归的本质——衣服。
延续品牌习惯探讨的青年文化,本季Private Policy展现出一股思辨的幽默色彩,将主题聚焦在“老钱还是新贵”的探讨:这是一个能快速掌控知识的时代,人们的身份被诸多滤镜与梦幻泡影加持,但那些身穿正统校园服装的人就必须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吗?那些性感火辣,把领结裸带在胸前的男孩难道就不可以博闻强识吗?Private Policy用一场秀给出解答:一切非也。一切分别皆偏见。
为打破偏见,先预设偏见。秀场被设定为一处遍地铺满黄色枯叶的工业空间,仔细闻还可以问到叶子散落的气味,在首秀模特现身之前,动感冲刺的音乐便“先声夺人”,以当代酷感的节奏与自然沉寂的空间形成对比,激活人内心的矛盾、蠢蠢欲动与春日的狂野。
油布夹克、格子西装外套、防风大衣,各色外套书写着实穿的命题;preppy style融合当代廓形剪裁,将经典的学院装束转化为更无惧自我表达的象征;从学院年级舞会走到现实大街,那些做旧斑驳的细节以破损的姿态无声倾吐着一种Grunge美学;而假如“破败”是一种优雅,那么在结尾相继而出的派对装束则以更光华璀璨的表现强调着今天青年们的力量来源。
无论是性感的、保守的、常规的智识、衰老的破败,抑或是华丽到不可一世,人们选择这些衣服,即是在不稳定的世界中掌握⾃⼰的航向——以浪漫的滤镜,驾驭风暴。
值得关注的还有本季的配饰丛林,譬如模特脚上“飞扬跋扈”的双倍加长的尖头鞋,在从落叶中跋山涉水的过程中讲述着幽默,以及夸张装饰的圆头鞋,那是隶属于青年文化的另种符号象征,运动鞋和尖头高跟鞋形成一对典型的美妙对比——从脚开始,将性别与身份划清界限,拉长的皮带和闪亮的棒球棒蕴藏着青春的无限可能,混搭的珍珠项链与彩色毛线画遥相呼应,陈述着当下的姿态,这个社会是一场盛大的落叶舞会,不管周围的环境有多么光怪陆离,拯救你我的只有心中清醒的客观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