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一片抗议声中强行登上格陵兰岛,这一极具争议的访问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令人震惊的是,就在同一天,格陵兰岛新一届自治政府突然宣布将"立即启动与丹麦的独立谈判",这一巧合的时间线背后暗藏玄机,揭开了美国长期觊觎北极战略要地的野心。
万斯在格陵兰岛皮图菲克太空基地的演讲中,反复强调"美国需要确保北极领导权",并将矛头直指丹麦政府。他声称丹麦对格陵兰岛的安全架构投资不足,暗示格陵兰若选择与美国合作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然而这番言论立即遭到当地政要的强烈驳斥,锡西米尤特镇长直言这是"新殖民主义的糖衣炮弹"。
为给军事存在寻找借口,万斯竟抛出"中俄威胁论",声称中国和俄罗斯正试图夺取格陵兰资源。但国际观察家指出,这种毫无证据的指控与美国当年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的手法如出一辙。事实上,格陵兰岛作为北约成员丹麦的属地,其军事安全本应由北约集体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万斯此次访问遭到当地民众的强烈抵制。原定3天的行程被迫缩水至3小时,其夫人安排的参观活动也遭主办方和居民集体拒绝。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愤怒表示,这种短通知访问是对主权国家尊严的公然践踏,暴露出美国一贯的傲慢态度。
就在万斯登岛当日,格陵兰岛四大政党宣布组建联合政府,占据议会31席中的23席。新任总理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明确表态:"格陵兰岛是非卖品,我们不会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这一跨党派联盟的成立,被视为对美国干预的集体防御。
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
更引人关注的是,新政府宣布将立即启动与丹麦的《自治法》修订谈判,要求获得外交与国防事务的全面掌控权。格陵兰大学政治学教授分析指出,若谈判成功,格陵兰将获得接近国家实体的地位,为彻底独立奠定基础。
当地民众的反美情绪持续高涨,努克街头爆发史上最大规模示威,抗议者高举"让美国滚开"的标语。最新民调显示,92%的格陵兰人反对并入美国,79%支持加速独立进程。一位当地渔民动情地表示:"我们宁愿做格陵兰的穷人,也不当美国的棋子。"
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事发表重磅评论,他指出美国对格陵兰岛的吞并计划绝非玩笑,而是其领土扩张历史的延续。普京警告称,一旦格陵兰脱离丹麦,美国将迅速以"安全保障"名义实施控制。历史学家也提醒,从德克萨斯到夏威夷,美国从未停止领土扩张的野心。
这场危机正在引发北约内部的信任危机。丹麦首相宣布将紧急访问格陵兰岛,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直言美国的行为破坏跨大西洋互信。有消息称,北约内部已有成员国提议限制美国在北极的军事行动支持。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面对万斯的"中俄威胁论",中国外交部回应称始终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俄罗斯北极事务特使也表示,俄方在北极的合作对象是主权国家。两国的克制态度与美国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美国霸权思维的孤立。
这场北极角力正在引发连锁反应。加拿大网民已发起"保护育空"话题,担忧成为美国下一个目标。正如那句墨西哥谚语所言:"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道出了小国面对强权时的无奈与警惕。
格陵兰岛危机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强权政治下,小国的命运往往系于大国的博弈缝隙。然而从四党联合执政到全民反美浪潮,格陵兰人正用政治智慧捍卫尊严。《纽约时报》评论指出,当美国沉迷于19世纪的领土游戏时,世界已迈向多极合作的新纪元,这场北极角力或将加速霸权主义的黄昏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