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愈演愈烈,汽车市场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面对着如此严峻的现状,任何一家合资品牌都难言可观。
然而,曾在燃油车领域呼风唤雨的合资车,又岂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在不少人还在吐槽合资产品更新节奏慢,智能化跟不上的时候,它们已经开始通过与本土品牌合作打造智能驾驶,再发挥积淀多年的造车技术,吹响了全面反攻的号角。
3月26日,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OE(内部代号)谍照的曝光,就让人嗅到了不少的“火药味”。作为在华深耕20多年的合资车企,北京现代OE的出现,可不仅仅只是一辆新车那么简单,它更意味着北京现代的新能源转型,终于进入了实质落地阶段。
回归造车本质,首款纯电车很“真·质”
纵观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各类产品可谓是五花八门。有把车当成房子的,有在车上吃火锅和看电影的,还有的车甚至提出了车载马桶、车载淋浴的“创新”思维。虽然说提升消费者的需求与生活质量无可厚非,可由于不少车型的功能已经“炫技”大于“实用”,这种制造噱头与流量的做法也脱离了汽车的本质。
对此,北京现代的眼光就放得很长远,因为它已经清晰的认知到,行业早已从“谁都能做电车”进入到“谁能做出稳定电车”的阶段。而作为“真·质”战略框架下的首款新能源车型,OE从谍照曝光的那一刻开始就显得非常真诚和可靠。
为什么这样说?一来是这台车的谍照是在黑河的极寒测试中曝光的。众所周知,零下30°的黑河就像是纯电车的“照妖镜”,非常适合考验一辆车的综合性能,没点真本事是不敢贸然去挑战的。而OE的谍照曝光却选在了这么硬核的地方,恰好表明了北京现代做出的纯电车,在品质和技术上也同样经过了“千锤百炼”,它延续了燃油车时代“稳定可靠”的代名词,是一款打磨得足够拿得出手的好产品。
二来是在目前曝光的测试图中,我们仅能看到一部分的外观信息,并没有看到大屏,没有看到炫酷的参数,更没有看到浓烈的营销标签,和前面所说的一些电动车靠制造噱头来吸引消费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毕竟当大多数新车还在靠虚拟功能抓眼球时,OE试图用看不见但能感觉到的“稳定感”打动人,不仅给那些喜欢制造流量、过度营销的车企提了个醒,同时也让消费者能够看到,真正的好车是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包装。这个反差似乎也向大家说明了北京现代的态度:不是不懂用户,而是选择做“更像汽车”的电动车。
用“真功夫”重塑消费者信任
或许不少人看来,北京现代的这个做法有些“格格不入”,但它之所以能有这种底气,更来源于现代汽车全球TOP3的实力和多年的造车积淀。
要知道的是,OE是基于现代汽车全球新能源战略平台,与北汽集团在本土资源上的深度协同。是两大股东80亿元增资后,北京现代战略升级的首个转化结果。这也意味着,这款纯电SUV并非单打独斗,它背后拥有着全球汽车的质量和体系,也拥有着本土化的资源与智能。比如说,为提高乘客的便利性、安全性,它将采用最尖端的电池控制技术,搭载结合本土技术的L2+级无人驾驶功能和智能网联功能。与此同时,在其上市之后,北京现代将构建包括购买、充电、售后管理在内的电车销售、服务生态系统。
通过技术、质量、服务、智能等维度的加持,OE的出现也意味着北京现代终于把“真·质”从理念带入现实,它不是靠一两个配置噱头赢得热搜,而是试图在合资新能源这条路上,建立一种新的标准——真实的制造逻辑、稳定的技术路径、真诚的用户沟通方式,用“真续航、真稳定、真技术、真安全”的承诺,重塑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电动车的信任。
2025年,北京现代要做的不是“参与电动车竞争”,而是重新定义“电动车应有的价值”。而OE作为这场品牌刷新中的第一个角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款稳扎稳打的“务实产品”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让北京现代在电动化赛道中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