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要是想转业,与其熬年限,真不如好好干。好多战友在部队待着待着就不想干了,一门心思想转业,可要是不符合转业条件,年龄又没达到要求,就琢磨着熬年限,这样真的好吗?当然不好。


天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上了军校,部队好不容易把你培养成干部,你却不想好好干,就想着熬到符合条件就转业,回去当公务员甚至当领导,哪能有这么美的事儿呢。

有个原则得清楚,与其被动地熬年龄等达标,真不如好好干。我最看不惯在部队里混日子的人。为啥说与其熬着等转业,不如好好干呢?道理很简单,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作为。

与其天天心心念念想走又走不了,焦虑得不行,还不如把握当下,为自己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要知道,服役的贡献可是和安置质量挂钩的。

你要是现在混日子,啥都混没了,到时候转业到地方,一样啥都干不了。服役期间的能力评估结果,也会被纳入转业安置体系里。


首先,政策调整后,确实有些战友想转业却走不了,这是事实。要是想转业就能转业,想走就能走,那还叫部队吗?就说“6+3”政策吧,大家都知道,当军官至少得满六年,在一个军衔职级上至少要干三年,哪能想走就走呢。我们90年代考上军校的本科生,毕业后规定至少要工作八年才能走,这还只是起码的要求。

我当时选择复员,是因为我在部队当军官已经十年了,起码符合基本条件,但我可不是靠熬的,九年多我就调正营了。

其次,能力永远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转业之后同样如此。你想啊,在部队混日子,提不上去,没资历、没成绩,转业安置的时候,档案分就会很低,这样你就没有选择的主动权了。要知道,选择权永远掌握在奋斗者手中。

转业安置可不是说到了年龄,把你安排回地方,就能有个好工作。只有在部队混得好,有岗位、有职务、有成绩,哪天转业到地方,你才能拿出让人看得起的本事。而且,你在部队不混日子,回到地方自然也不会混日子。


我在部队当军官九年多,那真的很辛苦,可不是混日子过来的。所以,我正营复员,过了两年,快36岁的时候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仍然能考上。要是在部队混日子,我估计回地方肯定考不上。

说到贡献,咱不讲那些大话,在部队当兵,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是在做贡献。特别是我们西藏部队的战友,都说在西藏当兵,躺着都是做贡献,可谁能真躺十年呢?根本不可能啊。

看看边防的战友,就算在机关,也不可能躺着混日子。就想着熬年限,熬到能转业就走,这是最没出息的做法,纯粹是在混日子,到头来混掉的可是自己的一辈子。

与其焦虑什么时候能走,不如想想留下来能干些什么。与其算计着年限门槛,不如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军队的履历是干出来的,不是混出来的;转业的底气是拼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要想让别人看得起你,首先你自己得看得起自己。

在这里,我想奉劝那些想着熬年限的战友,与其熬年限,真不如好好干。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系作者综合公开信息分析,只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或者决策建议,个案均为化名。更多政策详情可咨询属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相关部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