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小提琴终身为伴”的俞丽拿、“评弹艺术的坚守者”黄娟,到“不倦的歌者”魏松、“徜徉在创意中”的书籍设计师陈楠……杨格人物访谈集《回眸》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记录了上海文化界吕其明、张静娴、屠杰、李黎明、张弛、俞中保、王小慧、甫跃辉等名家新秀故事,从一个侧面折射城市的文化风景。
《回眸》汇聚了杨格10年来书写的人物共66篇,分散文化写法、访谈、口述、故事性写法四个部分。文章大多出自直接采写,真实自然地保存了人物特点和神韵。
著名声音表演艺术家乔榛夫妇共读《回眸》
上海有着丰富的地理、风景、建筑、人物等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现象、上海文化引起海内外关注,一批文化精品源源不断产生。将聚光灯投向舞台主角,聚焦杰出人物,展示其成绩风采,也是一窥这座城市土壤何以汇聚培育孵化人才的独特视角。比如,书中写到“幸运是什么?对魏松来讲,幸运的是走进了海纳百川的上海……他们就像雪花,从不同的地方最后飘落到上海,用歌声为这座城市增添色彩,把根扎在了上海。”
多篇文字凸显了文艺界人士深耕各自领域的创新探索与精益求精的艺术匠心,比如朗诵家过传忠“深厚的功底源自于一生对语文、戏剧的热爱”;策展人王南溟介绍楼道美术馆“虽小却以创新的方式将艺术带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功能性的楼道转化为文化欣赏与历史传承的空间”……
“从文史的角度,一个人连续对66人做采访,本身就是看点。期刊单篇的史料与合集成书还是不同。从存史、传世和阅读效果看,图书更有资料性和永久性。”祝君波在序中形容,66篇采访犹如珍珠结集,用改革开放年代上海文化人这根线将他们串联起来,显示着文化的生命力。无论是名家还是初出茅庐新人,每一个体的那滴水,都可反射出阳光。
发布会现场,多种艺术样式的呈现与新书文本彼此呼应——朗诵艺术家乔榛朗诵《兰亭集序》,昆曲艺术家张静娴演唱《牡丹亭·寻梦》【懒画眉】,朗诵艺术家过传忠朗诵赵朴初诗作《宽心谣》,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吴新伯说了一段《五虎将》,淮剧艺术家戴莲娣唱《哑女告状》中的“龙楼凤阁”,男高音歌唱家、同济大学教授李巍演唱《是你一直想着我》……艺术家们精彩纷呈的交流表演引得满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