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的红土与中国台湾淡水的陶泥在窑火中交融,一场跨越地理与文化维度的艺术对话在上海拉开帷幕。即日起至6月30日,“此木生言——建水紫陶与淡水柴烧艺术对话展”在上海虹口青藤美术馆举行。
展览集结两岸顶尖陶艺家田彦廷、孔明、潘娟等近百件作品,以泥土为媒,以火痕为语,书写中华传统造物文明的当代诗篇。
展览中,中国台湾柴烧艺术家田彦廷以柴烧及漂流木灰釉系列见长,运用最纯粹的自然元素,最大限度释放出陶与火的魅力,将大地精华集结在作品上,交织出大自然般的丰富多彩及变化万千,打造每件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孔明教授与潘娟大师的深耕下,云南建水紫陶则传承千年“阴刻阳填”的绝技,用最自然朴素的陶艺手段来表达泥土的语言与视觉的感受。建水紫陶历经七十二道工序,将文人书画永固于泥坯。朱砂红胎上嵌刻的彝文符号与茶马古道记忆,成为滇南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视觉密码。
展品中,田彦廷的柴烧器皿以灰釉凝结阳明山云雾与淡水河波光,而潘娟的紫陶作品则以最原始自然的方式折射红河岸边的千年制陶心跳,形成强烈的地域对话。建水紫陶的典雅工笔与淡水柴烧的侘寂写意,恰似中国艺术中“致广大”与“尽精微”的双重境界。
作为“云艺入沪”系列艺术计划的2025年首展,本次展览不仅是技艺展示,更是一场文化迁徙的实验。展览以“此木生言”为题,寓意木生火、火塑陶的自然循环,也暗合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精神脉络。
原标题:《“云艺入沪”系列艺术计划2025年首展在虹口举行》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