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四川语言艺术美育创新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曹灿杯”四川省启动仪式在四川大学举行。活动由中国诗歌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四川省妇女儿童发展促进会、成都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协办,四川语言艺术活动中心承办。同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艺术学院的部分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在这场活动中,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十大演播家之一,著名表演艺术家瞿弦和就自己的经验与到场语言美育从业者分享了自己做语言美育艺术事业的“金钥匙”:真懂、真实。同时,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美丽中国”研究所所长、互鉴书院山长、“汉服博导”蔡尚伟围绕“大美中国·我的家乡”主题,着眼于“大美中国·奇丽四川”视角,为语言美育从业者及相关人士提供相关选题建议,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十大演播家之一,著名表演艺术家瞿弦和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美丽中国”研究所所长、互鉴书院山长、“汉服博导”蔡尚伟
蔡尚伟从自然、文化、发展三个维度解读四川之美。他指出,四川地貌丰富多样,拥有高原雪山、草原、盆地、平原等,孕育出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乐山大佛、峨眉山等世界文化遗产,以及藏族藏戏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连尚未成为世界遗产的三星堆,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力。在文化领域,像苏东坡这样的世界文化名人,彰显了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发展层面看,四川历史上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如最早的纸币交子;如今,成都的全球最长城市中轴线、绿道,以及川大在生物材料、皮革等领域的世界领先科技成果,都为四川之美增添光彩。基于对四川之美的深刻理解,蔡尚伟为语言美育提供了多元的选题思路。他建议从业者可着眼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四川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语言艺术作品,通过讲述四川的世界第一性、唯一性事物。
在故事选取方面,蔡尚伟认为四川有着丰富的故事资源。神话故事领域,巴蜀堪称众神之地,哪吒、二郎神杨戬等神话形象与四川紧密相连,还有大禹、女娲等主流神话体系中的角色,以及广为流传的“青城山下白素贞”等故事,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历史故事层面,从李冰治水、文翁兴学(文翁石室演变与四川大学历史息息相关),到三国故事、红军长征、川军抗战、抗震救灾等,这些故事既具历史厚重感,又充满正能量。此外,中国“儿童文学皇后”杨红樱出自四川,她创作的马小跳系列故事,也是选手们可挖掘的题材,用生动的语言艺术展现儿童视角的四川。
诗歌也是展现四川之美的绝佳角度。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等与四川有着不解之缘,他们的诗作中饱含对四川的情感。语言美育作品创作可从这些诗歌、歌曲中寻找灵感,挖掘背后的故事。 蔡教授还提到教材中的四川内容,像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等诗词,以及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蜀之鄙有二僧”的励志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且适合用语言艺术表达的素材。这些内容不仅能体现四川文化,还对青少年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蔡尚伟的讲解为语言美育从业者们打开了选题思路,为他们在语言艺术的舞台上展现四川之美提供了有力指导,也期待语言美育从业者在未来运用语音艺术弘扬巴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文:周晓言、陈羲 / 图:四川语言艺术活动中心、梁雅祺、黄若宣 / 校对:董渤、姜振翼/来源:互鉴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