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闻

朝鲜和全球鹰无人机,之前就算想象力再丰富,也没想过这两个词能联系在一起,但是3月25日-26日,朝鲜还真就做到了。

01、朝鲜版“全球鹰”低调亮相,欧美惊呆了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这两天观摩了无人侦察机和攻击无人机的性能试验,现场照片一亮相,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内的全世界都惊呆了,这款代号“晨星-4”的战略无人侦察机简直和美国的“全球鹰”一摸一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早在两年前,外界就已经通过卫星图像发现了朝鲜正在研制两款神秘无人机,一款翼展长达20米,另一款更大,翼展更是高达35米,它有可能就是近期亮相的朝鲜版“全球鹰”,但是当时根本没有人把它和美国“全球鹰”联系在一起,甚至都觉得这就是朝鲜的战略欺骗,能不能飞起来都不一定,然而仅仅两年时间,朝鲜就直接狠狠打脸。

从外形来看,朝鲜版“全球鹰”也是常规气动布局,大展弦比低单翼,V型垂尾、也采用了前三点起落架,发动机进气口也设计在了机体尾部的上方,甚至连机头的光电探头都一摸一样。

2021年金正恩就要求朝鲜必须在2025年前研制出可以精密探测500公里的无人机,有可能就是这架“晨星-4”只要在朝韩边境飞行,就能够探测到大半个韩国的军事部署。

02、朝鲜版“全球鹰”到底从哪来的,难道真和伊朗有关?

按照固有思维,朝鲜根本没能力研制战略无人机,那么这架“全球鹰”到底从哪里来的?其实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猜测:有可能和伊朗有关。



很多人肯定都忘了,2019年6月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使用防空导弹成功击落一架美军的RQ-4“全球鹰”无人机,没过多久,伊朗就迅速收集了残骸,有人因此猜测有可能是伊朗把残骸提供给了朝鲜,然后朝鲜就借此仿制出了自己的“全球鹰”。

这种猜测太玄乎了,先不说现在只能确定朝鲜版“全球鹰”只是外形相似,发动机、光电侦察系统、合成孔径雷达等等性能到底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尤其是发动机,美军的RQ-4装备的是F-137-RR-100涡扇发动机,推力3.4吨,最大航程达到了2.3万公里,基本就是中美之间一个来回,侦察半径5600公里,最大滞空时间超过了36个小时,反观朝鲜版“全球鹰”,发动机有可能是从米格-21这些战斗机拆下来的,虽然性能不如美军,但是从侦察半径500公里,放在半岛足够了,这才是关键。



韩国都没这能力,虽然韩国空军装备了四架RQ-4“全球鹰”无人机,可问题是全部都是从美军买的,所以朝鲜版“全球鹰”曝光之后,韩国媒体直接就惊呆了,立刻就问“这些无人机是从哪里来的”,其实朝鲜的目的就达到一半了。

原因很简单,朝鲜和美韩之间的差距不是靠几架无人机、预警机就能拉平的,但是朝鲜自研这些新装备,就能让美韩心惊胆颤,日子没那么舒服,这就足够了。

03、朝鲜突然亮相“全球鹰”,有可能和研制高超音速导弹有关?

2024年朝鲜就试射了代号“火星-16B”的高超音速导弹,金正恩亲自在现场观看,朝鲜自己的媒体《朝中社》透露射程有可能高达1500公里,速度更是达到了12马赫,而侦察无人机又是给高超音速导弹制导的重要装备,因此近期亮相的朝鲜版“全球鹰”有可能就和高超音速导弹。



不过话是这么说,不管是朝鲜版“全球鹰”还是美军自用的RQ-4,其实都有同一个问题:这种非隐身的大型无人机很容易被击落,毕竟几年前伊朗都能击落全球鹰,更别说驻日、驻韩美军基地了,所以更多还是在和平状态下使用,毕竟止战才是真本事。

再多一个话题,要说这架朝鲜版“全球鹰”最让我诧异的地方,并不是外形、雷达、光电探头这些子系统,而是机翼,刚才就提到过,机翼已经达到了35米,俄罗斯都没有类似无人机,朝鲜是怎么做到的?

要说只在地面静态展示,这反倒能找到理由,还是能接着说这就是战略欺骗,可问题是这次还真就飞起来了,至少截止到目前,西方国家的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动静,估计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朝鲜的军工能力竟然这么强。

从内饰非常现代化的朝鲜预警机,再到几乎1:1复制的朝鲜“全球鹰”,就好像一夜之间就成功了,虽然这依然没有彻底改变朝鲜与美韩的军力对比,但是足以对美韩造成心理震慑,短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说到底,“晨星-4”战略无人机的亮相确实眼前一亮,尽管受限制于整体能力,无法和中美无人机相比,但是长达500公里的侦察能力,放到半岛足够了,再加上未来还能继续改进升级,前景还是很大的,至于以后能发展成什么样,那就拭目以待吧。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关注、收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