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中共镇巴县委、镇巴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镇巴县委宣传部、镇巴县文化和旅游局、中共黎坝镇委员会、黎坝镇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暨陕南民歌实景剧《风起巴山》,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黎坝镇民歌广场倾情首演。
数十名当地村民化身“山水演员”,用原生态的镇巴民歌、鲜活的农耕场景与沉浸式的民俗演绎,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视听盛宴。
作为陕南首个全景式自然剧场,《风起巴山》以天地为幕、山水入戏,将农耕文明与民歌艺术无缝融合,编织成一首流淌的四季长诗。
春之序曲《山歌迎宾》
一声嘹亮的号子声穿透云霄,身着特色非遗服饰的黎坝人用独有的热情唱起镇巴山歌迎八方宾客!歌声高亢悠远,似春雷唤醒沉睡的巴山,更似一碗滚烫的迎客酒,烫热了观众的心肠,瞬间将观众卷入巴山春日的蓬勃生机中。
夏之华章《绿的交响》
《春歌》响起,舞台瞬间“活”了起来!演员背着秧苗篓,手持秧板凳,弯腰插秧的节奏与《秧苗青青》的民歌韵律浑然一体,《山歌号子》此起彼伏,秧板凳的摇晃声与《薅秧歌》的节奏交织,将劳作的艰辛与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丰收》来临,演员们奔跑着、呐喊着,脚步声与欢呼声交织,仿佛千亩良田的谷穗正迎风低语。
秋之礼赞《金的节奏》
连枷打起来,金色的希望翻腾起来!《连枷号子》中连枷击打稻穗的噼啪声、《簸谷》里簸箕扬谷划出的秋日虹光、交融着《打拌桶》、《八月谷子黄》里家喻户晓的歌谣,吹响“家家谷满仓”的丰年狂喜。
冬之浓情《红的浓情》
《镇巴婚俗》的温情演绎将演出推向高潮。诙谐的《听窗根儿》唱词逗得满场笑声连连;在《巴山酒美腊肉香》的歌声中,演员端出陶瓮土酒,酒香混着乡音,让观众仿佛围坐在火塘边,感受民俗的浓情蜜意。
尾声主题曲《乡约黎坝》响起,演员们齐声合唱。歌声里,有梯田的曲线、稻穗的低垂、婚俗的喧闹,更有黎坝人对土地的眷恋。当最后一句“梦中田园,她就叫黎坝”落下,掌声如潮水般漫过剧场——这一刻,舞台与乡土再无边界!
沉浸体验“文旅+”
舞台之外,黎坝镇的“文旅+”活动同样精彩纷呈!“花田长桌宴”上,镇巴腊肉、山珍野菜香气四溢,游客们举杯共饮,品味地道的巴山风味;身着苗服、汉服的姑娘们穿梭于金色花田,衣袂飘飘,与春日风光相映成趣;非遗市集里,镇巴茶叶、手工剪纸、藤编工艺品吸引众人驻足,老手艺人现场演示技艺,让非遗文化“活”在指尖。更有“花海民歌汇”即兴开唱,民歌高手与游客对歌互动,即兴创作的歌词诙谐生动,引得欢笑不断。
本场活动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风起巴山》以国家级非遗“镇巴民歌”为脉络,将散落田间的民俗智慧凝聚成舞台上的璀璨星光。台上演员多为当地村民,他们用最本真的表演,让沉睡的农耕记忆焕发新生。活动通过“文旅+非遗+产业”的模式,不仅带动了镇巴农特产的销售,更让全国目光聚焦这片秘境,为乡村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千年农耕,一剧尽藏;九黎文脉,此刻沸腾——黎坝的山水与歌声,正等你来见证!
来源:镇巴旅游 编 辑: 燕子 审核: 临风
汉中市新媒体协会成员单位
法律顾问:陕西众致(汉中)律师事务所 周乐律师
点击在看,转发周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