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清华精神谱系 书写时代青春篇章
行健-车辆4 罗凡
罗凡进行国旗下演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110年前,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在清华园演讲,引用《周易》中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应当效法天之刚强劲健、地之宽厚和顺,崇德修学,以膺重任。在我们的开学典礼上,李路明校长也深切寄语”作为新时代的清华人,你们被寄予厚望,也肩负重任,要以厚德立身,开阔胸襟气度,拓展人生格局。”,希望我们涵养厚德品格,担当时代大任。
回望清华园的百年沧桑,涌现出太多令人敬仰的故事。钱伟长先生弃文从理时"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抉择,杨绛先生在干校田间翻译《堂吉诃德》的坚韧,"两弹元勋"彭桓武学成长沙临时大学时,曾在防空洞里借着黄豆粒灯光演算核物理方程;"敦煌女儿"樊锦诗校友在莫高窟的漫天黄沙中,用五十七年时光守护中华文明瑰宝。这些跨越时空的记忆与感动,构成了清华人特有的精神图谱。
站在“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眺望,清华的崭新篇章由我们书写继承。冬奥志愿者在零下二十度的赛场坚守岗位,乡村振兴工作站里清华学子丈量乡土肌理,北斗团队在实验室破解星间链路难题,"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因正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生。
行健书院秉承着“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的时代使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新生导师”制度帮助我们适应大学生活、李俊峰院长在新生导引课为我们讲述学习的意义、班主任通过一对一谈话给予个性化指导、SRT项目将我们引入科研的殿堂。从进入书院的那一刻起,我们是受益者,也将成为传承者、建设者。
行健书院的培养理念,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我们的专业聚焦智能科技、航空航天、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更要有服务国家的担当。 我们在数分高代的学习过程中锤炼思维、在课堂上思考工程应用、在实验室里探索力学奥秘。在逐渐探索、力行的过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中心任务变得清晰可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图景具象化为两会代表通道上的民生关切、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落脚在当下我们做出的实际行动之上!
书院墙上镌刻着的“行健致远”四字仿佛在时刻指引着我们,再远大的目标也是从第一步的努力启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新年贺词中所言,“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伟大的时代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充满机遇,DeepSeek以开源大模型重构全球AI生态,智能算力成本骤降90%;宇树科技仿生机器人以"动态水墨"般流畅的武打动作颠覆工业美学认知,"本源悟空"刷新量子霸权纪录,"中国天眼"捕捉脉冲星的效率冠绝全球……中国科技创新已超越追赶者的叙事逻辑,“并跑”到“领跑”的格局已悄然转换,给予当今的我们更为充沛的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天地。行则有路,做则必成,愿我们一同珍惜韶华、奋发有为,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底色,传承“行健致远”的不竭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篇章!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案 | 罗凡
图片 | 行健书院
排版 | 赵明波
审核 | 付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