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强震已致缅甸1700人死亡。中国救援队和3支社会力量救援队已抵达缅甸开展救援。新京报记者跟随华人救援物资车队抵达震中。

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缅甸全国因28日强烈地震死亡的人数达到1700人,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缅甸当地时间30日17时,中国救援队抵达受灾严重的曼德勒市。抵达后,救援队迅速同我驻当地使领馆和地方政府确认灾情,立即派出前突小队赴人员埋压地区实地踏勘开展工作。队内工程抗震专家同时对我驻曼德勒总领馆房屋建筑进行受损情况安全评估,并进行营地地址评估勘选和搭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据悉,由应急管理部统筹组织的3支社会力量救援队已先期抵达缅甸。持续更新>>>

3月30日,新京报记者随救援物资车队连夜赶往缅甸7.9级地震震中曼德勒。救援物资车队由当地华人华侨组成,司机刘文辉告诉记者,仰光通往曼德勒的高速路受损严重,只能改走仰曼公路,为了尽快将救援物资运抵曼德勒,车队采用多个司机轮番上阵,“人停车不停”的方式,连夜驱车10多个小时赶往灾区。视频>>>


中缅救援人员正在对Sky Villa公寓进行搜救。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本次地震中,震中曼德勒市内的Sky Villa公寓因有华人和中国籍的商人集中居住备受关注。新京报记者在曼德勒市救援现场看到,中国救援队已抵达倒塌公寓前,目前已发现多个生命迹象,并展开救援。阅读全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世鋐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地震位于缅甸弧地区,在历史上,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曾发生剧烈碰撞,形成喜马拉雅造山带。缅甸弧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弧,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历史上,这个位置一直是地震频发的区域。

孙世鋐此前曾一度对此区域进行过重点关注,并在前些年到曼德勒进行过实地考察。他指出,该地区近30年来5级地震频发,与其同处在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的尼泊尔,在2015年发生8.1级地震,这些都符合大地震前会出现中强地震增强与大震具有成组活动的特点。他说,曼德勒地区历史上地震很多,但造成的灾害不是很重,但当地在近些年来快速发展,商人涌入,人口密度变大,此次地震将造成严重灾害问题。阅读全文>>>

云南大学一位专注缅甸研究的学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缅甸近年来政治动荡和武装冲突频发,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此次人道主义救援的复杂性。

根据此前的调研,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姚颖认为此次地震救援存在多种难点。一方面,缅甸的基础设施欠佳。道路硬化率只有20%左右,且已硬化道路的质量普遍较差。另一方面,缅甸建筑物普遍质量不高,很难抵御地震冲击。此外,缅甸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有普遍的供电不足问题。

姚颖还提到,气候问题也可能成为地震救援的一大难点。她介绍,震源所在的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去年最高温度出现在4月底,达到48摄氏度,严重影响当地人生活。“当地即将进入热季,之后便是雨季,需防范虫害、登革热和疟疾等风险。”她特别指出,蚊帐或成地震救援中紧缺的物资,尤其是因地震导致不得不集中居住在帐篷的灾民。阅读全文>>>

雌性兔狲“狲尚香”近日突然离世。此前数年内,已有多只人工繁育的兔狲因种种原因离世。“狲尚香”的离世引发了公众对兔狲圈养保护与人工繁育的争议。


雌性兔狲“狲尚香”。图源:西宁野生动物园微博。

3月24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又称西宁野生动物园)公告称,3月14日凌晨,雌性兔狲“狲尚香”因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去世。“狲尚香”的突然离世,让喜爱它的网友难以接受。“很难想象,能把自己吃成第一胖、走路虎虎生风的香香,体格无比健壮,怎么会突然没了呢?”

在兔狲爱好者的描述里,“狲尚香”是一只很有个性的兔狲,大家亲昵地叫它“香香”。它是西宁野生动物园(以下简称“西野”)的明星,琥珀绿色的大眼珠中间是漆黑的圆瞳孔,短短的鼻子,肉嘟嘟的嘴巴,一对圆钝的扇风耳,组成了“狲尚香”颜值出众的脸。眼睛上方弯而秀气的“细眉”,是它独特的记号。它有些高冷,总在屋子里不常去室外,所以被称为“宅女”。

“狲尚香”曾是西野繁育工作的“主力”。它在2021年与雄性兔狲“狲思邈”交配,生下4只幼崽,其中有一只是死胎。但几个月后,一场猫瘟传染,让两只幼崽染病去世,仅一只雌性幼崽“狲大娘”幸存下来。“狲大娘”也成为国内首只人工繁育成活兔狲,填补了国内人工繁育兔狲的空白。不幸的是,“狲思邈”和“狲大娘”在2022年和2024年相继去世。

有媒体评论称,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从来没有完美的方案,往往需要在困境与希望的交织下艰难前行。“狲尚香”们的离去正是在用生命为后来者铺路,推动濒危物种保护在人工干预与自然栖息地保护之间找到平衡。阅读全文>>>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机器人天团带来的科技秀成为一大亮点。人形机器人打太极、做俯卧撑,重心为何这么稳?相关单位揭秘。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机器人天团带来的科技秀成为一大亮点。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此次表演太极的是夸父人形机器人,它们身高1.7米,体重55公斤,是乐聚通研结合了乐聚的“人形本体”与通研院的“智能大脑”打造的。

夸父机器人能够在中关村论坛的机器人秀上顺利完成复杂的舞蹈动作,得益于通研院此前提出的控制框架 CDM-MPC(基于质心动力学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CDM-MPC 通过全身协调控制,使机器人各部位的运动紧密配合,从而实现包含上下身联动的舞蹈动作。

科技秀环节,加速进化的8台T1机器人整齐列队,通过大角度斜坡登上主讲台,展示机械舞、集体俯卧撑、一秒起身等高难度动作,充分体现了机器人的灵活和敏捷。

据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程昊介绍,T1的特点是皮实可靠,在这次中关村论坛上,T1承担了四项任务,均圆满完成。在过去一周的排练中,机器人零失误、零损坏,状态稳定。T1还是足球健将,在两周前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德国公开赛上,清华火神队使用加速T1机器人,以9:0的绝对优势战胜了东道主德国Sweaty队,夺得冠军。阅读全文>>>

编辑 贾聪聪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张彦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